遙遙無期的搬遷之旅
村莊與工廠比鄰而居,村民祈愿可以“井水不犯河水”。但他們很快發現,飲用自家井水得承擔風險了。
生活受影響,有的村民忍氣吞聲,有的奮力反擊。毛家官莊的村民們曾多次圍堵浩宇能源大門,抗爭的結果,就是自來水公司給村里安裝了4個水龍頭。“現在喝水就靠自來水,井水經過化驗說不能喝。”每到供水時間,家家戶戶只能提桶拿盆來接水。
在隔壁宋家橋村,所受污染也較嚴重。為了喝到合格的飲用水,部分村民不得不拿著水桶到毛家官莊接水。于國發坦言:“但還有部分村民仍靠井水生活,不能全村都去接水喝。”
姚家嶺村的情況稍微好點,村民們除了購買大桶飲用水外,生活還以井水為主。孫家全說,每次放水,第一桶是褐黃色,要倒掉。第二桶水看起來清澈點,才敢用。
造成村民恐懼的根源在于工廠建設時,并未安排相應的村民搬遷工作。而深受污染荼毒幾年后,后續的搬遷工作仍舊進展緩慢。
工廠未拆先建,投產數年、污染數年后,相應的搬遷工作卻遲遲沒有動靜,令村民們揪心。按照受污程度不同,三個村莊搬遷工作存在先后之別。毛家官莊如今2/3村民業已搬離,在外面租房等待上樓;1/3村民則不滿意拆遷補償條件,選擇繼續和焦化廠為伍,以實際行動表達自己的不滿。
宋家橋村受污染程度次之,當地政府新建了安置房。安置房宣傳欄位于村莊北側入口,宣傳欄顏色已經脫落,顯得較為蒼白。一位正在干活的村民告訴記者,很久之前就說要搬遷,但一直搬不進去。“去年說十月一就可以交鑰匙,可現在都沒給鑰匙啊。”為了張羅大齡孩子的婚事,一些村民明知不久便要拆遷,還是請人蓋了新房。“誰知道什么時候能住進去?孩子(的婚期)不能再拖。”
姚家嶺村目前還沒有搬遷計劃。雖然村民認為,自己同樣受到了嚴重污染。
如此距離如何通過環保檢查?
重污染焦化廠、制苯化工廠,竟然能成功選擇距居民點不足百米的位置建廠,污染生產長達好幾年無人問津。如此荒誕不稽的現象為何在莒縣城北工業園上演好幾年?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焦化廠在煉焦過程中產生的化學物質,含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苯等多種元素,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存在極大隱患。因此,國家發改委及環保部門三令五申,嚴格制定了焦化生產的相關法律法規。記者查閱了2008年工信部制定的《焦化行業準入條件》,其中居民聚集區《焦化廠衛生防護距離標準》(GB11661-89)規定,焦化廠衛生防護距離按最低標準,風速>4米/秒,距離應為800米。但莒縣上述三家工廠與居民區的距離卻都不足百米。對于如此明顯的違規行為,當地監管部門幾年來卻置之不理,視而不見。
8月26日,記者以村民的身份致電莒縣環保局信訪科,該局工作人員表示,宋家橋村正在搬遷,“搬走后不就避開污染了嗎?”記者問:“沒有搬遷就開始建化工廠,手續合法嗎?”該工作人員認為“應該合法”。面對記者為啥能先生產后搬遷的疑問,這位工作人員一再強調,“不是正在搬遷嗎?一直在搬遷嗎?省政府作過通報,縣政府正在積極做工作。”記者接著詢問,村民能否就污染索賠?工作人員表示這可以和廠子協商。而關于環評問題,工作人員說,村莊搬遷以后再做環評,“因為環評不合格,所以一直在搬遷,工廠都是試生產。”令人詫異的是,試生產一般是3個月,而圣運化工已經開工兩三年了,難道還在試生產?
原標題:“污染圍村”下的健康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