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來我經過濟南長途汽車總站南區時,總能看到幾輛執法巡查車,為出站旅客提供服務,現在‘十藝節’在濟南舉辦,怎么反而沒有了?”13日,市民李先生向本報反映,他住在北園大街附近,前一陣還看到有執法巡查車在濟濼路旁運行,突然停駛讓人很納悶。天橋區城市窗口整治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執法車輛是從相關公司借用的,運行1年多來交費很少,現在公司方打算市場化運作,因交不起太貴的租金,只好停駛。“車輛一停駛,汽車站火車站附近黑摩的又回潮了,我們只好加大查處力度。”該負責人說。
記者目擊
執法巡查車停駛黑摩的回潮
上午,記者在長途汽車總站南區附近看到,一些黑摩的正在路邊等客,旅客從車站下客區出來后,有的到濟濼路上乘公交車,有的則徑直走向在路邊攬客的黑摩的,黑摩的發動,在快車道上加速駛離。
嚴先生是天橋區城市窗口整治辦公室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3輛執法巡查車停駛后,盤踞路邊的黑摩的又回潮了。“12日在總站南區、火車站出口處巡查時,當場就查扣5輛拉客的黑摩的。”他說,此前在執法巡查車正常運行服務期間,長途汽車總站、火車站附近的“黑摩的”幾乎絕跡。
據介紹,天橋區窗口整治辦執法人員近期加大車站區域巡查力度,對黑摩的進行查處。“最近路邊新出現了不少黑摩的新面孔,帶來安全隱患。”一執法人員說。
無奈停駛
每天租金300元想運行交不起費用
對于運行了1年多的“兩站”間電動執法巡查車停駛,天橋區城市窗口整治辦副主任陳剛直言“很無奈”。陳剛告訴記者,原先在汽車站和火車站附近每天有3輛執法巡查車,都是借用相關生產企業的。“由于和企業比較熟悉,我們就從辦公經費里象征性地每月支付給企業2000元,車輛一直正常運行。”他說,但一直借用也不是長久的辦法,車輛在使用過程中慢慢會折舊,企業考慮到經濟效益問題,最近委婉地表達了利益受損的意思,提出想通過市場化方式來運營。
“我們給的費用很少,一直借用其實也不太好意思。”陳剛表示,如果按市場化運作,租賃車輛費用每天得300元,他們靠辦公經費肯定支付不起,無奈只好暫時停止運行。“現在,有2輛執法巡查車停在天橋文體中心地下停車場,還有1輛執法巡查車停在企業停車場里。車身上仍然保留著‘執法巡查 便民服務’、‘十藝節志愿者’等服務標識。”
治理建議
根治“黑摩的”需解決換乘問題
陳剛表示,此前電動執法巡查車正常運行時,既治理了路邊“黑摩的”,又為車站旅客提供免費接送等便民服務,一度“搶”了黑摩的的“生意”,到8月底時車站附近的“黑摩的”已基本不見了。“執法車一停駛,黑摩的又回潮了,現在我們開著一輛單位的面包車,只能單一地進行查扣,達不到整治效果。”
從聊城來濟南的旅客王先生說,初來乍到,他對濟南的交通線路不是很熟悉,再加上不好打車,只好乘黑摩的。“如果交通再便利些,我肯定不會選擇黑摩的,安全也能得到保障。”他說。
在火車站附近,一旅客告訴記者,在火車站到長途汽車總站之間有公交直通擺渡車,但受客流、路線、發車時間等因素影響,往往車內旅客數量不是很多,實際運行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天橋區窗口整治辦相關人士稱,此前他們有設想,打算在汽車站和火車站“兩站”間對執法巡查車進行擴容,常態化運行,執法的同時提供便民服務,也能不間斷接送旅客,打造“兩站”間的擺渡車。“但因費用等問題,這個計劃目前無法實現。”
“要想根治黑摩的、暢通安全交通環境,需解決換乘問題,這需要整個社會都來參與。”陳剛說,建議車站附近擺渡車服務由社會企業來運營,進行市場化運作,由政府主導,對其路線、服務等進行監管,從而切實讓旅客受益,解決“黑摩的”安全隱患老大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