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 厲姣)昨日,山東省辦理留言單位回復網友給省長郭樹清的留言,共計7條。
【網民留言】
尊敬的省長 你好! 我的是膠南市張家樓鎮大泥溝頭村的村民臧燕,屬于2級殘疾人,我對象也是常年有病,需要吃藥維持。感謝政府給我們辦理了低保照顧,我們于2011年結婚到現在一直要宅基地,鎮上一直說我符合給宅基地的條件,就是讓等審批,我們一直借住在我媽媽家里。現在我村又在進行新農村建設,現在去找了,村里說我這樣的情況,沒有分房資格。要我們統一購買經濟適用房,可我沒有買樓的能力,現在要求我們1個月內搬出,要拆房,現在我們該怎么辦?
答復意見:
尊敬的網友: 您好!您在人民網反映的問題, 青島市黃島區政府進行了調查處理,現回復如下: 經調查,您婚后將丈夫戶口遷入父親名下,并同丈夫一直住在父親名下房屋內,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但大泥溝頭村已沒有建設用地指標,因此未給您審批宅基地。 2013年,大泥溝頭村被列入集聚類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計劃,目前村民已全部簽訂搬遷安置補償協議。根據搬遷安置政策,您父母可置換兩處樓房,并在過渡期內享受每戶每月800元的臨時過渡補助費;您夫妻二人沒有房屋,可享受搬遷過渡期村民每人每月約150元補助。下一步,為滿足無房戶農民住房要求,張家樓鎮政府將繼續推進農民經濟適用房規劃建設工作,解決無房農民的住房問題。工作人員已經將相關政策與您進行了溝通說明,感謝您的理解和支持!
【網民留言】
尊敬的郭省長您好! 我們64人是原新礦集團中小學教師,2008年6月移交萊蕪鋼城區執行地方工資待遇。我們移交前的工資不足當地一半,生活極為艱難,國辦發[2004]9號、魯政辦發[2004]25號、魯政辦發[2009]47號”文件要求的工資補差至今分文未給我們落實。相關企業和政府多年來置《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刑法》《教師法》于不顧,公然對抗中央和省府,拒不支付勞動報酬。 我們懇請郭省長及省府斷然制止相關企業和政府的違法犯罪行為!督促相關組織盡快足額發放工資差額! 我們想繼續做守法公民,一如既往地恪守教師職業道德! 我們企盼山東政令暢通,國泰民安!祝您工作順利!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附:2000年被評為新汶礦區“一類學校”; 2003年被命名為“山東省雙語教學研究實驗基地”; 2004年被評為新礦集團公司“先進單位”。 2004年被評為泰安市“優秀家長學校”;教學示范校; 2004年被命名為“山東省教育科學重點課題省級重點實驗基地”; 2005年1月被命名為萊蕪市“市級”規范化學校; 2009年2月被評為鋼城區教育系統先進單位; 9月被評為鋼城區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學校管理工作先進單位; 12月被評為萊蕪市辦學水平優秀單位。)
答復意見:
尊敬的網友: 您好!您在人民網反映的問題, 萊蕪市教育局進行了調查處理,現回復如下: 根據省政府相關文件要求,企業辦中小學自2004年1月1日起應全部移交地方政府管理,但部分學校沒有按時移交,直到2008年底山東省企業辦中小學才基本移交完成。由于2004年至2008年部分企業辦中小學教師工資低于同類地方教師工資,因此省政府出臺文件,要求對沒有按時移交的企業辦中小學教師工資與地方教師工資差額進行補發。來信人所在的潘西學校原隸屬于新礦集團,于2008年6月1日移交鋼城區政府。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國資委等部門關于落實省屬國有企業辦中小學教師待遇有關問題的意見的通知》(魯政辦發[2009]47號)對落實待遇的人員范圍、方式做出了明確要求。 落實待遇的人員范圍。2004年1月1日后,已經移交、正在移交給當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管理的省屬國有企業辦中小學中的教師和退休教師。落實待遇的方式。2004年1月1日后已經移交、正在移交給當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管理的省屬國有企業辦中小學中的教師和退休教師,從2004年1月1日起,逐人逐年按照當地政府辦中小學同類人員標準測算工資和退休金,其在企業的工資、基本養老金加統籌外項目補助低于接收地政府辦中小學同類人員標準的,差額部分予以補足。在2007年12月31日前實現移交的,移交前的差額部分由企業承擔;在2008年1月1日后實現移交的,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間的差額部分由企業承擔,此后的差額部分由接收地政府承擔。 按照文件規定,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間的差額部分由新礦集團承擔。新礦集團于2010年下半年召開會議安排各學校摸底上報資料,潘西學校按照新礦集團要求,對涉及的67名中小學教師自2004年1月至2008年5月的實發工資進行了統計,并于2011年上半年上報新礦集團,新礦集團對應補發工資金額進行了測算。由于補發數額較大,企業兌付面臨較大困難,該部分工資補償至今仍未兌現。新礦集團擬于2014年解決該問題。按照文件規定,2008年1月至5月的工資差額部分由鋼城區政府承擔,市政府已責成鋼城區政府盡快研究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