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2016年高考改革要點:語文從150分上調到180分;英語從150分下調到100分;文理科綜合從300分上調到320分;數學150分不變。這條關于高考改革信息一經公布,便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在北京之前,山東已經宣布明年起取消高考英語聽力測試,但英語分值仍然保持150分,并且醞釀對英語繼續改革,有專家預測未來英語在高考中比重降低或許會成為趨勢。
高考英語曾考慮降分
根據山東高考改革方案,從2014年起,山東外語考試科目中的聽力考試不再納入夏季高考統一考試內容。招生院校可在招生章程中對考生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的外語聽力成績提出要求。報考外語類或對外語口語有要求的專業的考生仍需參加由省統一安排、各市招生考試機構組織的外語口語測試,其成績計入考生電子檔案,作為高校相關專業錄取時的參考依據。
在統考取消外語聽力成為定局時,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曾公開表示,由于外語科目中的聽力不再統一進行,所以山東明年外語總成績由原來的150分降為120分,這一表態對全省英語老師都是個不小的打擊。
“當時就覺得取消了聽力,總分值還減少30分,重要性無法和語文、數學相比了,學生們肯定不如從前重視。”青島一名高中英語老師孫老師坦言。相比于降分,英語一線老師更加反對取消英語聽力,因為作為“聽、說、讀、寫、譯”5種基本語言能力的一種,以取消外語聽力統一測試的方式為外語學習熱降溫,恐怕會讓“啞巴英語”的現象更為嚴重,不利于人才培養,英語教育界不少人士向省教育廳反映。
在一片紛擾聲中,山東最終敲定英語在取消聽力后仍然保持150分總分不變,但因為英語聽力那30分的空缺由何種題型填補,省里至今沒有給出說法。
一年兩考在考慮當中
“外語科目考試的完善,有兩種可能:一是恢復外語聽力;二,據了解,國家關于外語類考試還有新的思路,有可能把外語科目整個從高考里拿出來,把它放到學業水平考試中。如果國家做到了這一點,山東會執行;如果國家沒有這么做,我們有可能把聽力放到其他考試當中,一年兩次,取最高的成績。”這是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宋承祥日前圍繞英語改革的表態,山東教育主管部門已經在考慮英語一年兩考的可行性。
教育部1月份下發了今年第一號文件,在這份《關于2013年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提出研究高考英語科目一年多次考試實施辦法的提法,這無疑給各地高考改革給予了指引。青島市教育專家翟廣順認為,山東解決學生英語高考壓力的切實辦法,不應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聽力成績取代高考的聽力考試,而是尋求更科學、更便捷的途徑,比如一年兩考。如浙江省從2009年對英語實行“一年多考”,30分的聽力考試放在每年的3月和9月進行,由學生自主決定參加考試的時間和次數(限定在兩次以內),從中選擇最好的成績計入總分。
集中錄取制度盼打破
英語考試是眾多中國人無法回避的考試,初中升高中要考,高中考大學要考,大學畢業要考,考研還要考,職稱晉升仍然要考,因此教育界早有人稱我國在外語方面的投入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浪費了多大的人力和財力,浪費了青少年太多的美好時光,但多數人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反而用不著英語。
一名教育人士表示,高考英語改革只是一方面,如何推行英語教學方式改革也很重要,如何摒棄功利化教學,避免應試化傾向,讓英語回歸交流工具本色才是正途。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方向必須是打破集中錄取制度,如果不打破集中錄取制度,高考改革可能就是換湯不換藥的折騰,幾輪折騰下來,又回到原點,比如前些年增加英語聽力、口語測試,這幾年各地又取消測試,還有地方取消以后又重新恢復。
“比如英語實行一年兩考,要在高考實行多次錄取制度的前提下才會起作用,而在現今一年一次的集中錄取制度下,單純增加英語考試次數意義不大。”熊丙奇認為,試圖通過削減英語成績權重來改變高考制度的弊端,恐怕難見成效,也難以讓英語教學回歸本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