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5月起施行的《濟南市機動車停車收費管理辦法》提出,要按區域類別實行差別停車收費。據了解,年內,路內停車將全部實現收費。省城越來越多的路邊出現劃定的停車位,并向車主收費。
道路是公共資源,停車收費到底該由誰來收?需不需要向公眾聽證?收來的錢流向哪里?
本報見習記者 韓笑 戚云雷
本報記者 董釗
市民反映
路旁停車位
“冒出”眾多收費員
10月16日下午,在濟南華信路北口,“停車入位,計時收費”的標識牌矗立街角。副道上都劃了停車位,標著編號。不少身穿藍色工作服的人員在車位邊徘徊,看到有人停車便上前收費。
在此停車的市民王先生說,也不知道是什么單位的人在收費,每次交了錢,心里都很納悶。
附近華信花園小區的一位居民告訴記者,華信路旁的停車位是兩三個月前就劃好的,“當時車主們都挺高興,覺得相關部門干了件實事兒,誰知道現在突然冒出這么多收費員。”
這位居民透露,此前,這里并沒有劃停車位,劃好之后也一度沒人收費。從10月開始,有人在這里引導停車并收費。
一名收費員稱,他們是經過東風街道辦事處和歷城區交警大隊統一培訓后上崗的,并展示了胸前的工作證。另一名收費員說,早上7點到下午5點收費,每小時2元。“如果長期停還可以辦月票,有優惠。”
兩元的小額通用定額發票,蓋的是歷城區東風飛翔勞務服務中心的發票專用章。記者撥通該服務中心張姓負責人的電話,他介紹,月票一張200元,車能一直停。“辦月票就有優先停車權,我們會讓管理員給你找位置,肯定有地方停。”
質疑 誰有權收費該不該嚴格限定?
記者就濟南華信路等處停車問題,咨詢了濟南市歷城區東風街道辦事處。辦事處城管科科長吳玉軍稱,停車收費是由辦事處和歷城區交警大隊聯合開展的,目前還在試運行,“收費是完全正規、合理的”。
在濟南市歷城區交警大隊停車場管理辦公室,洪樓中隊副中隊長王磊表示,停車費的管理、收費權都歸街道辦,交警部門只進行指導和監督。
記者又咨詢歷城區政府辦公室,三位工作人員均表示,不了解東風街道辦對停車位進行收費的情況,區政府沒有相關的會議和審批文件。
濟南市人大常委會法律工作辦公室的一位張姓工作人員表示,根據今年1月1日起生效的《濟南市停車場建設和管理條例》,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道路停車泊位的經營管理工作。由街道辦和交警聯合在轄區內劃停車位進行收費管理是合規的,不需要上級政府的審批。
“越來越多的地方路邊劃上了停車位,街道辦到底有沒有收停車費的權力?該不該將收費權完全下放到街道辦?街道辦能不能外包給公司?”一位受訪的車主質疑說。
質疑 公共道路收費為何不征求意見?
在此前較長的一段時間里,有關“路內停車該不該收費”的爭論一直持續。“即便可以收費,也必須嚴格管理,該不該收費由誰說了算?什么情況下才能收費?哪些區域能收費?該收多少錢?”一位受訪的車主質疑說。
“之前不收費,為什么突然開始收了?為什么不提前告知大家?為什么不召開聽證會,征求群眾的意見?我非常不理解。”22日,濟南華信花園的一位居民質疑說,雖然物價部門制定了停車場收費的有關標準,但這不代表有關部門可以隨意在路邊劃車位收費。如果都不聽證,隨便劃車位收錢,豈不亂套了?
有交通專家認為,道路的基本功能是保障通行,而路內停車占據了道路靜態資源,理應付出代價。“如果公眾說占用公共空間需要付出代價,那么政府部門征收公共空間的使用費更得征求公眾的意見。”另一位受訪的車主說。
然而,記者詢問多位參與停車收費管理的工作人員,收費前有沒有公示和征求市民意見,均沒有得到明確答復。
質疑 有多少收費上繳財政?
濟南市歷城區東風街道辦事處城管科科長吳玉軍介紹,他們把具體的收費工作交給了下面的四個居委會,委托一家勞務服務公司招聘收費員,由交警部門進行培訓上崗,共有80人左右。劃停車位以及對車位編號是在歷城區交警大隊的指導下進行的,一共劃了1000個左右的車位。
“說是收費權在街道辦,可是具體收費的卻是居委會,甚至還委托給勞務服務公司,這到底是一項什么性質的收費?收費主體如此混亂,有沒有詳細的賬本?是不是要全額上繳財政?”受訪市民王先生連發幾問。
對此,吳玉軍解釋說,“我們發票也都是正規的,收費所得除了必要的開支外都上繳財政,沒有任何問題。”但至于收費多少,成本和開支都用到了哪兒,相關人員仍稱“不清楚”。
受訪市民則質疑,什么算必要的開支?為何不是收支兩條線?既然不需要上級審批,哪里收費收多少錢,上級部門能掌握嗎?濟南市每年的道路停車收費總額是多少?這筆收費會不會成為糊涂賬?
“有多少是上繳財政的?這些錢是怎么花的?”一位受訪市民質疑說,既然是公共道路使用費,就必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這筆賬應該算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