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無地震?——“他們的秘密,還多著呢”
德州政界人士稱,黃勝落馬,系窩案牽出。
在黃勝落馬前,被認為是黃勝得力助手的德州政界4名官員——原副市長張如廷、市財政局原副局長王德才、常務副市長苗仲華、德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兼駐京辦主任白寒冰,先后被查。
山東省委系統一名干部透露,黃勝案的一些重要線索,系王德才提供。黃勝案發后,中央紀委曾兩度到德州,約談了當地干部群眾。
坊間一度以為,德州官場地震將至。有網民迅速在網絡發帖,貼出黃勝賣官名單。
2013年4月底,廉政瞭望記者向知情者核實該名單真實性,多位人士對此不予置評。德州市一名官員在看了名單后說:“他們的秘密,還多著呢。”
黃勝領刑后,德州政界至今還沒有官員“涉案”。有意思的是,知情者稱,一些被傳卷入丑聞官員的子弟,在公共場所,并不諱言黃勝案。
但一些人的官運,已被改變。德州政界人士證實,德州某縣的一名縣委書記,本來要提拔為市委常委,但受黃勝案波及,最終只提了市委某部門副職。
黃勝案一審審理中,檢方指控,多名行賄官員仍在職。
現任德州市委常委、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楊軍,德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楊同軍,德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原副支隊長王琦,德州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孫華斌4名官員,被檢方指控,涉嫌就提拔任用等事宜向黃勝行賄,累計金額達75萬余元人民幣。
4人中,除了王琦在黃勝案發后退休,其余3人均在位。黃勝案將以何種方式收網,德州各界人士正持續關注。
5月初,黃勝案一審完結后,在德州,不同階層人士對黃勝的指責,沒有因為他的入監有減少的跡象。
黃勝主政期間,是德州城市化進程最快的時期,1998年3月正式啟動的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在他任上取得較大發展,只是市民的工資,未同步增長。
德州市統計局2008年年報信息揭示了原因:2004~2008年間,德州GDP連續5年增長放緩。有人形容黃勝主政德州的那些年為“停滯的年代,主抓面子工程。”
黃勝對德州的影響還在持續。2013年4月25日,德州晚報的報道稱,一季度,德州市的平均工資比山東省平均工資少2184元,位列山東省17個地市倒數第三位。
黃勝案還牽扯到家人。檢方的材料稱,行賄者的部分款物交給了黃的妻子、兒子黃某和胞弟。
原標題:至少12位商界人士涉嫌向山東省原副省長黃勝行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