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權力放下去 活力生出來
改革,一詞風行35年,成為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之一。
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作出的戰略部署,總目標指向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而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現實問題,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深化。山東建設經濟文化強省,繼續起到領頭雁、火車頭的作用,必須解決怎么鳳凰涅槃、騰籠換鳥,怎么優化產業結構等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的改革持續進行,不斷深化。這一年來,山東在簡政放權、財稅金融改革、經濟轉型升級、城鄉一體化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改革舉措頻出,不斷激發內生動力,釋放發展紅利。
本報濟南訊 這樣的經歷很讓人煩惱:辦個營業執照要跑十幾個部門蓋幾十個章,開個證明反而要提供更多證明,甚至連木材經營加工、集郵票品經營這樣看似簡單的行為都要經過層層審批,縣市還不行,非要到省里才可以。過去,類似問題不少見。
現在,這些現象在山東正逐步成為歷史。今年以來,全省省級批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已由原來的87項縮減為25項,減少三分之二以上。
大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簡政放權,該由市場做的堅決放給市場,社會能辦好的堅決交給社會。沿著這個思路走下去,山東正成為全國行政審批事項最少的省份之一。
簡政,政府權力做減法。
與多數省份一樣,山東的政府部門也一向強勢,大量的資源、權限掌握在政府部門手中。缺乏嚴格的監管,權力的手就會亂放、亂摸,權力尋租也就有了空間。一年來,山東省、市、縣三級政府“自我革命”,不斷減少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涉及城市供水、醫療衛生、食品藥品監管、質監等多個領域。
通過整合、理順部門職責關系,原來少則兩三天、蓋十幾個印章才能辦完的建筑工程規劃許可,現在不到半天,蓋四個印章即可。日照一家房地產公司經理時鈺凱贊嘆:“以前至少得跑十幾趟,現在可真方便!”
放開,政府不再大包大攬,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總結國內外包括山東自己的經驗,優秀企業往往都是在行政管制不嚴格的行業或地方生長出來的,如今紅火的電子商務市場即是一例。以前,政府時常把該管不該管的都管起來。更嚴重的是,有一些部門有利益的管,沒有利益的即使該管也往外推,F在,山東確定把該放的權力放到位,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和創造力。
一年來,全省下放的投資事項涉及電力、公路、水運、民航和城建項目等領域。在金融領域,通過在省級層面推開民間融資規范引導工作,大大緩解了部分企業的資金困難,也活躍了市場。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已設立民間資本管理公司72家,累計向社會提供融資47億多元,八成以上的資金用于了扶持中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
轉型,山東大力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簡政放權,不是不管。放和管是兩個輪子,只有同時轉起來,政府職能轉變才能順利推進。全省綜合運用行政、經濟、法律、自律等手段,加大監管力度,提高監管效能。對政府部門來說,以前的一道道行政審批事項,現在有的轉化為全程服務,有的轉變為監督管理,實現服務前移、監管后置,形成完整的工作流程優化。萊蕪市對大型運輸企業的營運性大貨車定期檢驗,由原來的“你(運輸企業)來”變成“我(檢測部門)去”,實行上門檢驗,一兩天就能全部檢驗完畢,極大方便了企業,也減少了人力物力浪費。萊蕪市行政服務中心交通運輸局窗口科長趙育新說:“管理是本職工作,服務更要跟上!
山東清醒地認識到政府職能轉變任務之重,當前行政審批事項過多、權責不清、效率低下的問題依然存在。繼續加大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簡政放權,山東正在朝著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大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