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唐縣百姓的眼中,她是為人民熱心服務的好大姐,沒有領導架子,有問題隨叫隨到;在女兒眼中,媽媽忙的不著家,自己生病都不敢告訴她;在她自己看來,她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沒什么值得稱贊的。
她是杜立芝,聊城市高唐縣農業局副局長、高級農藝師,參加工作27年來,始終堅持走在服務農民的第一線,用她高超的農業技術贏得了全縣農民兄弟的信賴和贊譽。27年間,她行走于田間地頭,走遍全縣上百個自然村,收獲了一大批“農民學生”。近日,新浪山東“溫暖十七城”團隊來到高唐,近距離接觸這位“農業專家”,聽她講述與農民兄弟的故事。
“高唐農民都知道杜立芝的手機號”
身為農業局領導,按說就不需要天天泡在地里了,但是,杜立芝堅持不定期到地里走走,只因放心不下百姓,放心不下他們地里的莊稼。每次下鄉,鄉親們都會把她團團圍住,問這問那,盼著她給自己家的莊稼“把把脈”。一位熟悉杜立芝的鄉親說:“甭管啥時候,只要打個電話她都會趕到,幾乎沒有不來的時候。能在電話里解決的就在電話里解決了,辦不了的她就會親自跑一趟。” 高唐縣的大多數農民都知道杜立芝的手機號,碰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會給這位“農業專家”打電話咨詢。周圍的農民稱贊道:“她一來,啥難題都能解決了。”杜立芝的手機基本都保持開機狀態,有一次她開會將手機調成了靜音,結果會議結束后手機上有十幾個未接電話,為此,局里專門成立了一個熱線,如果她不方便接聽就轉到熱線上,免得鄉親們著急。
采訪快到中午的時候,杜立芝的手機響了,一戶農民大棚種植的黃瓜葉子發黃,咨詢她是怎么回事,掛掉電話,“離得這么近,我過去看看。”她邊說邊迅速地穿上外套往外走,讓司機開車載她去到這戶農民的大棚里。在悶熱的大棚里仔細查看了黃瓜莖葉和土之后,杜立芝走出大棚,給老鄉相信說明如何治療黃瓜黃葉,怕老鄉記不住,她還貼心的從兜里拿出紙筆,將方法寫在了紙上。杜立芝的外衣口袋里常年裝著紙和筆,生怕自己說的東西太多鄉親們記不住,每次她都耐心的寫下來。
解決完了大棚黃瓜問題,杜立芝到附近田地里檢查小麥的生長情況, “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看到鄉親種的農作物,就想看一下,如果有病蟲害或者長勢不好,隨手就可以解決。”
為了更好的研究麥苗,杜立芝在自己的辦公室里做起了麥種試驗,將麥種種在花盆中。現在麥苗都已經長出來不少,辦公室的地板上,裝化肥的化肥袋子和麥種袋子顯得與辦公室格格不入。 墻上則掛滿了老百姓送來的錦旗,而大部分的錦旗,都被杜立芝收到了箱子里,“太多了,墻上根本掛不開”,她嘿嘿一笑,被鄉親們的熱情淳樸感動著。
“將病蟲害防治寫成50多本日記”
1985年參加工作后,杜立芝養成了讀報和寫日記的習慣。27年來,她已經寫了五十多本日記,整整裝滿了一個大紙箱。在她的辦公室里,辦公桌上放著很多書和報紙,一有空她就會看報紙寫日記。在其辦公桌旁邊的一張床上,堆滿了她已經看完的報紙。
杜立芝從小就生長在農村,對農業這份工作有著特殊的感情。翻開她寫的日記,里面幾乎全都是農作物培養的心得、病蟲害防治方法、以及哪個村的哪一戶家大棚和農田里的病蟲害是什么情況,應該如何防治。在其中的一本日記中,杜立芝這樣寫道:“95年2月8日,去尚官屯村看大棚黃瓜,黃瓜普遍表現出生長慢,黃瓜頂端彎曲,停止生長,棚濕越高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