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初期,張金海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工作室上,這些時間都是在不耽誤正常工作的基礎上完成的。張金海說:“因為占用了太多生活的時間,老婆孩子開始跟我鬧意見,整天在單位上班、整天干這些事、整天撲在單位業務上,老婆孩子都不顧了,你跟著單位過日子去吧。”另外,張金海覺得虧欠家人很多,特別是父親。張金海說:“在我研究期間,父親多次住院,但我沒有抽出長時間來陪陪父親,F在想起來覺得對父親很有愧疚感。”
東營曾經的垃圾處理是采用填埋的方式,泥濘不堪,臭氣熏天,而張金海的剛正式工作的時候就這里。每天在泥濘的垃圾中工作,每次回家,女兒都叫他“臭爸爸”。張金海說:“在2008年垃圾處理廠改擴建的時候,每天回家都是一身臭味,孩子一見我就喊我‘臭爸爸’。想抱抱孩子,孩子也不愿意讓我抱,F在回家,孩子也是先聞聞我身上臭不臭,如果臭還是不抱我,不臭的話才會抱我。”
如今,東營市新建成了垃圾焚燒處理廠,東營城區和周邊鄉鎮的垃圾全部轉移到新建成的處理廠進行焚燒發電處理。張金海也從一名一線的環衛工成為了這個新的處理廠的負責人。張金海說:“我從1997年開始主要負責單位一些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研發和引進。以及,城市公廁的保潔、垃圾的處理進行管理和創新!
受父親的影響,張金海的孩子對新事物的研究也頗有興趣。張金海喜悅的說:“我的孩子見到我經常擺弄一些無線電器材,就經常問‘爸爸這是什么,爸爸那是什么’。我告訴她這是三極管、二極管。”
在這么多年的發明創造中。最令張金海印象深刻的是“2012年,在研究公廁智能環保生態沖洗裝置的時候,我們這個團隊為了盡快的實驗成功,連續加班幾天,晚上工作到凌晨4、5點鐘,雖然大家都哈氣連天,但是還是堅持下來了。在研制的過程中,大家都是懷著一種不把事情干成不甘心的一種心態。”
“您是一名合格的環衛工嗎?”
張金海說:“在這么多年的工作,我覺得我是一名合格的環衛工。我覺得我們的環衛工人都比較樸實、任勞任怨干好城市道路清潔等工作。是不愧于‘城市美容師’這個稱號的。”
現在,不安于現狀,勇于創新的張金海又有了新的研究目標。他說:“我發現我們城市紅綠燈不是根據車流量的變化而變化的,時間控制的不是很協調,我準備下一步在這方便深入的研究一下。比如,如果車流量少的情況下,減少紅綠燈的時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