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有這樣一名年輕的文化學者,自幼癡迷于水滸的潛心研究,兩年前他的力作 《第三只眼睛讀水滸》 引起讀者的轟動。著名水滸研究專家、山師大博士生導師杜貴晨教授曾贊之:“新見迭出,文筆清奇,賞心悅目,時欲拍案,作者識高見微,膽大心細,胸明筆利!
他叫劉傳錄。
《水滸傳》自出版以來,不同角度的解讀頗多,許多文化學者對之樂此不疲,其成果可謂汗牛充棟。解讀名著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解讀過的人太多了,涉及到的角度也多,要言人所未言且談出新意來,確實不容易。
劉傳錄說:“《水滸傳》作為一種文化在魯西南很普及,我老家離梁山很近,所以小時候聽的最多的就是梁山好漢的故事。8歲那年到外祖父家上學,剛去的時候由于方言的原因,小伙伴們都不愿意跟我玩。就在那個時候,在舅舅屋里發現了兩套水滸傳,于是沒事的時候,就把它當連環畫看。剛開始只是看熱鬧,后來就開始比較誰武藝高,再后來看的多了就慢慢被其中英雄好漢的事跡所吸引了。在我最孤獨的時候遇到了《水滸傳》,它帶給我很多的快樂,從此我就開始癡迷上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