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少兒時期的癡迷,劉傳錄長大以后在水滸的研究上也下了一番苦工。他提出水滸傳中的天罡地煞理論,在水滸學界和水滸圈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劉傳錄說:“水滸中的許多英雄好漢都是入了宋江的一個套。他利用天罡地煞的傳說加上玄女娘娘送給他的三卷天書,抓住了話語權。水滸傳中宋朝的好漢并不是都愿意當土匪,宋朝的軍官沒有投降將軍,他為什么要投降土匪呢,他就是要告訴他們我們是天罡地煞下凡的星宿,我們要在一起爭取一個快活的將來。他就是用這種星宿說理論抓住了人心。”
劉傳錄認為: “山東人在《水滸傳》中體現的是一種俠義和熱情,各個都是忠義之士,像武松打虎展現的僅是他英雄的一面,可他也是個普通人,面對那么漂亮又主動投懷送抱的嫂子潘金蓮,武松不可能不動心,但他卻毅然選擇了維護道德倫理,這就是我們山東人的特點。”
除了水滸之外,劉傳錄在泰山文化方面也有其獨特的見解,他說:“在編書的過程中有幸與泰山結緣,我提出的第一個口號就是秦始皇的老家在泰山,當然這樣說顯得通俗了點。然而學術方面,嬴秦的發源地是泰山,這就無形中把秦的發源地落腳到了泰山腳下。因為泰山文化最初的信仰是東夷文化,秦始皇是東夷的后代,所以他的信仰自然是泰山文化。人祖廟全國只有兩個,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建了人祖廟紀念父親,一個在咸陽一個在泰山,名叫三官廟,現在還在我們泰山之上,這足以說明他對泰山文化的重視程度。不過我這個觀點的提出也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特別是陜西人,直接打電話來罵我,本來以為陜西人對這個問題會很感興趣,結果卻適得其反。”
劉傳錄因長時間著迷于伏案研究和寫作,他的身體開始漸漸的有些吃不消。2011年起,他的頸椎增生壓迫到了神經,使他經常會出現一些頭疼、頭暈、左臂發麻、刺痛的癥狀。在他簡陋的辦公室長椅上鋪著一床厚厚的被子,劉傳錄說:“現在坐的時間長了脊椎會受不了,胳膊也疼得厲害,鋪床被子好方便在沙發上躺躺,歇一會兒。”
談及研究水滸對其兒子的影響時,劉傳錄說:“他現在對歷史的研究也很有興趣,我外出考察時會經常帶著他。兒子小學的時候,我帶他去北京旅行,別人都帶孩子去爬長城,我卻帶著他游覽了一遍北京的高校。從那時起,兒子就立下志愿,將來一定要考上北京大學的歷史系考古專業。也正是因這樣,學校開家長會的時候,校長和老師邀請我給所有的家長講了一堂水滸課,讓大家更為深刻的去了解水滸,讓水滸精神影響和激勵著孩子們更加茁壯的成長。”
“現在快餐文化盛行,年輕人又頗為浮躁,很難靜下心來細細品讀書籍,這種損失對于青少年的成長影響很大。一把年紀的我,每天要被家人催促去醫院打針,還要對手臂進行物理治療,這也沒有影響到我對水滸的研究和持續寫作。生龍活虎的年輕人們真的應該褪去浮躁,靜下心來慢慢的挖掘出一本好書,吸取它的精華、讀懂它的真諦。一本好書的文學價值和精神寓意將會成為陪伴你一生的寶貴財富。”
這是一個文人的執著,這是一本好書的魔力!劉傳錄,他用他的精神,讓人們懂得了中華文化的魅力,他用他的執著探索,使我們得以一目了然的了解晦澀古籍。文人之于我們的意義,更多的是將更好的文化呈現在我們面前,而劉傳錄,他做到了。(新浪山東 孟良 發自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