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梭于ICU病房,為重癥病人查體溫、清理大小便······郭金鳳整個上午難得停下來歇息片刻,面對鏡頭,郭金鳳也犯難了:“讓我干活可以,要是說話,我還真不行······”
見到郭金鳳時,她正將塑料袋套在一個木桶上,接了半盆涼水,又兌了半盆開水,跟躺在床上的老人輕聲說了幾句,將老人身上的被子掀開半截,露出兩條小腿。她把老人的腿蜷起來,在腳下鋪了一層紙,將盛滿熱水的木盆搬到床上,把老人的腳放在木盆里,用嫻熟的手法給老人捏腳、洗腳。
給全完不能自理的病人洗腳,是郭金鳳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在日照市中醫院腦病三科重癥監護室,幾乎所有的病人都完全不能自理,吃飯要人喂,大小便失禁,需要人清理,而在ICU病房,家屬的探視時間非常有限,這些“最臟最累”的工作都落在了護士們的身上。郭金鳳就是ICU病房里的一個普通護士。八年來,ICU病房里的護士換了一批又一批,郭金鳳卻堅守了八年。
“當時也沒想那么多,領導把我安排到哪里,我就到哪個工作崗位了。”她說,“剛開始肯定有一點排斥,后來習慣了就好了。監護室培養一個護士挺不容易的,中間調走了很多,也有很多辭職的。”至于走了多少人,郭金鳳也記不清了。
重癥監護室的病人很多都在彌留之際,郭金鳳剛來到這個崗位的時候,心里也有一些害怕的,“時間長了就不怕了。”郭金鳳說,“清理大小便,開始的時候覺得臟,習慣了就不覺得臟了。”郭金鳳進入的第一個科室就是ICU,累的時候,也想過換工作,但是真要走,她又舍不得同事們,跟照顧了很長時間的病人也有了感情,同樣難以割舍。
每天早上,郭金鳳做的第一件事是進行口腔護理、會陰護理等基礎護理工作,為患者進行全身溫水擦浴,再進行各項治療。隔一兩個小時翻身拍背,還要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瞳孔、肢體活動以及各項生命體征,做好護理記錄,當出現急難危重病患、半夜緊急趕往醫院也是常事,工作忙碌而單調。
2012年底,郭金鳳所在的腦病三科接收了一位因車禍受傷的患者,他全身有近30處骨折,3根肋骨完全斷裂,頭部受創嚴重,手術結束后,患者轉入ICU后,郭金鳳每天早晚幫助傷者翻身、拍背,為傷者鼻飼喂飯,詳細觀察傷者的飲食營養情況,并認真察看傷者排泄物……郭金鳳說:當時病人排便排不出,如果不及時排出,肚子就脹氣,只能用手摳。有人說“你怎么做這么臟的工作啊?”郭答: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后來患者的妻子趕來,跪在她面前泣不成聲:“你們做的,就是我們家里人也做不到啊!”
2011年時,孫剛老人因腦溢血被送入重癥監護室,老人已經九十多歲高齡,是一名抗戰老兵。兩年多的相處,郭金鳳與老人產生了深厚的感情。2013年9月27日,ICU病房的十幾個護士給老人過了最后一個生日,6天后,老人撒手西去。這一天是10月3日,郭金鳳記得很清楚,她正在家里休息,聽到這個消息,眼淚嘩一下子就下來了,哭得泣不成聲。“兩年的相處,我已經把他當成親人了。”
面對清醒的患者,就要給予精神上的支持;昏迷的患者,要照顧好他們的身體。面對意志消沉的患者,要常常與他們聊天,轉移病人注意力,讓他們忘記自己是一個病人。在無法挽救的患者面前,郭金鳳也有過無力感,也哭過。“時候是最苦的?”郭金鳳想了想,一臉燦爛地笑著答:“沒有覺得什么時候是最辛苦的。”
十一假期和春節假期,郭金鳳基本上只能休息一天。女兒有時候跟她說:“媽媽,帶我去公園玩。”但是郭金鳳根本沒有時間。看到別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媽媽帶著出去玩的時候,她心里很難受,一直覺得虧欠女兒。“最想感恩的是家人,這么多年來他們一直默默的支持我。”
“生孩子后,郭金鳳患了妊高癥,特別嚴重,孩子也受到影響,五歲了還走路不穩當,基本上都是爺爺奶奶帶。”提到孩子,郭金鳳依然笑靨如花,而護士長盧姍姍已經留下了眼淚。
盧姍姍說,因為郭金鳳的技術能力強,所以上的夜班也是最多的,但她從來沒有過一句怨言。“當一個班沒有人愿意上的時候,郭金鳳總是站出來說,護士長,我上吧。”
就像對待每一位付出辛勞與汗水的人,老天爺同樣沒有虧待她。近年來,郭金鳳先后獲得醫院護理技能大賽穿脫隔離衣單項二等獎、心肺復蘇單項三等獎、個人全能護士三等獎、優秀護士……
“每一個生命都是珍貴的,我希望每一位朋友都熱愛生命,珍惜生命,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任何問題都不會難倒我們。”談起夢想,郭金鳳說:“我希望監護室的每一個病人都能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