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12月27日訊(山東臺 趙國偉 臨沂臺 曹磊 朱孟群 日照臺 豐峰)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報道,在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過程中,山東注重加強港口和腹地的協作,通過積極發揮港口輻射帶動作用,推動港口和腹地共贏發展。
臨近中午,隨著大霧消散,從嵐山港雜貨泊位駛出的貨車將來自菲律賓的紅土礦粉,運往位于20公里之外的臨沂市億晨公司,而這批貨每噸的貨運成本只需15元。
億晨鎳鉻合金有限公司負責人 李哲斌:“這十五塊錢是什么概念呢,就相當于咱們出行打出租車的付了個起步價。靠港口的優勢就在于它離我們企業非常近,節約了大量的物流成本。”
近年來,日照港嵐山港區瞄準臨沂、棗莊、菏澤等腹地“借船出海”的需求,加大對鎳礦石、木材、糧油等干散貨泊位的建設。截止今年十二月初,嵐山港共吞吐干散貨7300萬噸,同比增長17%,80%以上被輸往到了西部經濟隆起帶區域。
日照港嵐山港務公司安全生產處副處長 陳周:“大宗干散貨是日照港、嵐山港區目前及未來幾年發展的重點貨種之一,而這也是臨沂等地經濟發展的優勢所在,對接西部經濟隆起帶對我們港口來講有現實和實際的迫切需求。”
加強與港口對接,臨沂市在臨港經濟開發區規劃了冶金復合材料、新型建材等七大臨港發展產業。為和周邊臨港產業園區形成錯位發展,冶金復合產業園從上游的金屬冶煉到下游的機械制造、廚衛設備車等完整產業鏈進行了超前規劃設計。
北京冶金研究所設計所副所長 袁朝新:“進來的企業能不能是一個產業群,是不是能跟園區里的其他企業形成一個配套,綜合降低成本、降低能耗,真正實現產業類園區企業之間能夠做到一加一大于二,能夠產生更好的經濟效益。”
臨沂市臨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 孫德士:“堅持高點定位、科學發展,搞好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注重區域的協調發展和錯位發展。”
今年,隨著“藍黃、一圈一帶”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港口和腹地的協作進一步加強,進出口貿易上升趨勢明顯。1到11月份,全省沿海港口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10.86億噸,同比增長10.52%,超去年全年總量。
山東省區域發展戰略推進辦公室副主任 關兆泉 堅持“面上推開、點上突破、融合互動”,突出抓好產業集群、特色園區,加強分類指導,狠抓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