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霾去霾來 將入列氣象災害
2010年19天
2011年32天
2012年43天
2013年152天(截至目前)僅12月就有21天有霾
臺風暴雨(雪) 寒潮大風大霧霾
□濟南時報 記者 趙璐
記者從省法制辦獲悉,《山東省氣象災害評估管理辦法(草案送審稿)》(以下簡稱草案)正式向社會征求意見,草案提出,要明確建設項目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的實施機構、基本要求、評估資料的獲取和使用、評估報告內容等,確立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單位信用管理制度。
霾被列入氣象災害范疇
草案對氣象災害的定義作了進一步細化規定,并根據我省氣象災害發生頻率及影響程度,對所列舉的災害性天氣氣候事件在順序上作了相應調整。草案規定,氣象災害是指臺風、暴雨(雪)、寒潮、大風、大霧、霾、低溫、高溫、干旱、雷電、冰雹、霜凍等災害性天氣氣候事件造成的災害。據氣象部門相關人士介紹,雖然我省對霾的觀測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初,但霧和霾的標準有重疊之處,早期的觀測對大霧影響的重視度更高。2010年4月實施的《氣象災害防御條例》中,霾還不作為一種氣象災害,只有霧被提及,這次擬首次將霾列入氣象災害中。
重大災害劃危險區并及時公布
草案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氣象主管機構和有關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氣象災害種類、頻次、強度和造成的損失等情況開展普查,建立氣象災害基礎數據庫并及時更新補充;按照氣象災害種類對氣象災害風險進行評估,劃定氣象災害風險區域。
同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重大氣象災害評估信息,將可能或者已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區域臨時確定為氣象災害危險區,及時向社會公告,并采取避險減災等措施。重大氣象災害可能引發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災難發生的,氣象部門應當及時將氣象災害信息通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有關部門。
氣象災害評估作假將被記入檔案
記者了解到,《國家氣象災害防御規劃(2009-2020年)》明確要求,建立重大工程建設的氣象風險評估制度,將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納入工程建設項目行政審批的重要內容。草案則細化了需要進行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的項目范圍,并確立了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單位信用管理制度。
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單位在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活動中弄虛作假的,應當記入信用檔案,由氣象主管機構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責令改正,視情節給予警告,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給建設單位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今年年初,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大范圍的霧霾,創歷年來之最。霧霾,成了一年來大部分地區揮之不去的“陰影”。這個月才過了27天,濟南氣象觀測站就記錄下21個霾天,已經趕超今年1月的霾記錄……
“十幾年前,濟南的霾沒有這么多,那時候能見度較低時主要是記錄霧……”龜山觀測站一名“老氣象人”說,隨著機動車的增多,感覺霾天越來越多。由于霧和霾有時候區分度不高,氣象部門工作人員以往通常優先考慮記錄霧天,可是近三年來,則先記錄霾。
龜山觀測站記錄,2010年濟南市霾天數為19,2011年增長為32天,2012年共43個霾天。今年的霾天數量驚人,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已出現152個霾天,其中僅12月,就有21天有霾。
新聞分析
霾何以坐上氣象災害第六把“交椅”
一直以來,霾在氣象災害名錄里地位比較“尷尬”,盡管我省對霾的觀測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初,但霧和霾的標準有重疊之處,早期的觀測對大霧影響的重視度更高,霾并沒有被明確地定義在氣象
災害條例里。根據草案,霾有望坐上氣象災害第六把交椅。
2005年,《山東省氣象災害防御條例》施行,當時霾并沒有被單獨列出,只是被籠統地歸入“空氣污染”。2010年,《氣象災害防御條例》正式實施,當時也沒有把霾作為單獨的一種氣象災害列出。
盡管沒有得到法律意義上的“名分”,霾擁有自己的預警信號,山東早在2000年前后就制定了霾預警信號,然而真正發布卻要追溯到今年年初霾預警信號“升級”之后。今年1月29日,我省大部分地區被籠罩在霧霾之下,省氣象臺首次發布單獨的霾預警信號。“近50年來,全國年均霧日數呈減少趨勢,霾日數呈增加趨勢,本世紀以來這種趨勢更加顯著!笔庀缶窒嚓P人士稱,尤其是近十幾年來我國中東部霾日數增加,對霾災害的重視程度比以往更高了,這是霾有望坐上氣象災害第六把交椅的最主要原因。 (記者趙璐)
三種途徑反饋意見
對于《山東省氣象災害評估管理辦法(草案送審稿)》,市民可通過三種途徑提出自己的意見,截止日期是明年1月5日。
(1)登錄山東省政府法制網(網址:www.sd-law.gov.cn),進入首頁右側的“山東省法制辦
法規規章草案意見征集系統”提出意見。
(2)電子郵件:fzb2197@126.com
(3)通過信函方式將意見寄至山東省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地址:濟南市歷下區省府前街1號,郵編:250011,并請在信封上注明“山東省氣象災害評估管理辦法征求意見”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