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持股超1/3晉升第一大股東 南山集團仍難控股煙臺銀行
南山集團變身煙臺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煙臺銀行”)第一大股東一事,即將落定。該公司董秘秦魯斌7日接受采訪時,向經濟導報記者證實:“這項工作已進行得差不多了。”
然而,即便成為第一大股東,南山集團卻并未沒達到控股的地位。
這兩年的煙臺銀行風波不斷,其在票據案中暴露出的法人治理及內控缺陷,曾被業界作為引以為戒的樣本。剛剛過去的2013年末,煙臺推出了地方版的金改方案,這一方案將給這家本土城商行一個重要的救贖機會。而在其去行政化步伐即將加速之時,煙臺銀行卻依然給出了一個模糊的答案。
比如,即將成為大股東的南山集團,僅得到了一個“境內戰略投資者”的頭銜,要想實際控股恐怕很難。
新科第一大股東
作為煙臺當地民營企業巨頭,南山集團一向喜歡將觸角伸向那些以往被國資把持的領域,比如民用航空,比如銀行———繼低調潛入恒豐銀行之后,南山集團又“近水樓臺”,兩度布局本市城商行煙臺銀行,并一躍成為該行第一大股東。
上月18日,山東證監局掛出了關于同意煙臺銀行增資擴股方案的批復,批復內容主要包括:同意本次方案;本次增資擴股采取定向增發方式,對象為南山集團有限公司,額度為6.5億股,發行價格為每股1.53元。
導報記者了解到,南山集團的進駐采取了“兩步走”的方式。
首先,2012年之時,其作為唯一響應者,摘牌華電集團掛出的2.73億股煙臺銀行股權,這筆股權占煙臺銀行總股本的13.65%。
然而,第二大股東的位置并未使其滿足。在去年4月煙臺銀行召開的一次臨時股東會議期間,導報記者便曾獲知,該公司將再向單一股東南山集團增發股本6.5億股。
而從這次批復的原文看,煙臺銀行的增發申請在去年6月24日就得到了批復,但直到12月18日,山東證監局才對外公布了這一消息。
秦魯斌告訴導報記者,這項工作已進行得差不多了。南山集團的資本金已到賬,公司已向煙臺銀監分局提出資本金變更申請,注冊資本將從20億元增加到20.65億元,目前正等待工商局完成變更。
增資完成后,南山集團將持有煙臺銀行9.23億股,持股比例34.83%,一舉超過目前持股20%的第一大股東恒生銀行,成為新任第一大股東。
付出代價巨大
雖然躍居第一大股東,但秦魯斌卻否認了南山集團即將成為控股股東的說法,而將其謹慎地形容為“境內戰略投資者”:“它不占控股地位,只是第一大股東而已。進來之后,南山集團將向董事會派駐3名董事,在公司治理等方面給出建議,并展開一些業務合作。”
“但它不會干預我們的經營。”秦魯斌一再強調說。
值得注意的是,導報記者曾從煙臺銀行股東處了解到,截至2012年底,煙臺銀行的每股凈資產為1.53元,而這次的增發價格也是1.53元,也就是說市凈率僅為1.0。
此前南山集團接手華電集團的持股時價格為2.1元/股。這一價格還曾引發了其他股東的不滿,認為該定價對銀行的投資價值有影響,“2.1元可能成為一個參考價,市場對銀行的估值也可能跟著縮水。”顯然,這一次的增發價格,更要低出他們的預期。
不過,低價認購增發股,并不代表南山集團在這筆買賣上付出的成本低。那次臨時股東會議還透露出,南山集團已于2012年底與煙臺銀行簽署協議,購買該行的數億元不良資產,幫助其化解資產包袱。粗略測算,南山集團坐上第一大股東的位子,付出的代價前后將超過25億元。
“國資謀退”不恰當
目前,煙臺銀行的股權結構中,前四大股東分別是恒生銀行有限公司、南山集團有限公司、永隆銀行有限公司和煙臺金業投資有限公司,皆為民資或外資控股企業;而持股比例最大的國資力量,是第五大股東煙臺市財政局。
然而,在南山集團即將完成增資的前夕,昨(7)日,煙臺市財政局卻將其所持煙臺銀行6350萬股股權,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掛牌轉讓,叫價1.588億元。難道其意在退出?
“不,它不退。”秦魯斌回應稱,雖然不了解詳細情況,但煙臺市財政局應該不會退出。
“除了被掛牌的這6350萬股股權外,它還直接持股1710萬股。另外,它還通過藍天投資持有部分股份,其他一些國資企業也持有我們的股權。所以,用‘國資謀退’來形容這次轉讓,似乎并不恰當。”秦魯斌說。
那轉讓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應該是投資結構的調整吧。”秦魯斌簡單說道。
據導報記者了解,去年10月份,煙臺曾推出過一份地方版的金改規劃,其中就提到“加快煙臺銀行綜合改革步伐,進一步優化法人治理結構,加強內控管理,強化激勵與約束機制,盡快將其打造成具有特色品牌優勢的區域性商業銀行,力爭2015年底資產規模達到500億元,2017年底資產規模達到800億元,進入省內城市商業銀行前5位”。
難以否認的是,直到現在,煙臺銀行還未從票據案的打擊中完全恢復元氣。其曾暴露的法人治理和內控問題,還常常被提及。
就在去年,曾有媒體報道,年初煙臺銀監分局向煙臺銀行下發了一份非現場監管意見書,一一點出煙臺銀行存在的八大主要風險和問題,劍指煙臺銀行法人治理不完善和內控薄弱兩大缺陷。
該報道直指煙臺銀行董事長和行長間存在內斗,焦點就是公司管理是繼續維持濃厚的行政色彩,還是堅決以《公司章程》為武器。
面對票據案后換帥“新桃換舊符”的指摘,一名知情人士向導報記者透露,目前公司在行政方面還是按照市里的部署。這也就不難解釋南山集團不占控股地位的事實了。
來源:經濟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