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1月13日訊 近日,日照市各區縣兩會陸續召開。其中,東港區政協九屆三次會議于1月11日上午開幕,1月13日下午閉幕。東港區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于1月12日上午開幕,1月13日下午閉幕。嵐山區政協九屆三次會議1月11日上午開幕,1月13日上午閉幕。嵐山區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于1月12日上午開幕,1月13日下午閉幕。莒縣政協九屆三次會議于1月11日上午開幕,1月13日下午閉幕。莒縣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于1月12日上午開幕,1月14日上午閉幕。五蓮縣政協八屆三次會議1月12日上午開幕,14日上午閉幕。五蓮縣第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于1月13日上午開幕,1月15日上午閉幕。
記者通過各區縣政府工作報告發現,在為民辦實事上,區縣政府都很舍得花錢。東港區將投資1.9億元,開工陳疃河治理、中低產田改造、馬陵水庫除險加固等水利工程287項。投資3.4億元,續建、新建實驗高中(西校區)、西湖鎮中心幼兒園等項目16處,新建校舍 7.7萬平方米;嵐山區計劃投資4.1億元,實施11件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莒縣將投資16億元為民辦 12件實事……
(本報記者)
東港區
年內啟動12個村居改造
2014年在老城區,東港將加快傳統商業轉型升級,鞏固提升商貿核心地位。全力推進東關北路商業街建設,年內商業安置樓主體竣工。投資1.9億元,開工陳疃河治理、中低產田改造、馬陵水庫除險加固等水利工程287項。
今年東港將舉力推進重點項目。首先,啟動機場及道路建設一期涉及的6個村莊的拆遷工作,按照打造全市城鄉一體新型示范社區的目標,開工建設居民安置區。抓住機場建設機遇,修訂完善后村鎮小城鎮建設規劃,以機場片區、613省道沿線等區域為重點,規劃建設空港產業園、倉儲物流園等專業園區,為全區經濟發展拓展新空間。其次,扎實推進老城區提升改造。結合長途汽車站升級改造,啟動周邊區域改造前期準備工作;配合青日連鐵路建設,積極爭取政策支持,按照城西片區改造規劃,做好堯溝、接官亭等8個村居拆遷改造的基礎性工作;適時啟動福海路片區5個村居、40余家企事業單位以及12萬平方米經營房屋的拆遷改造。第三,繼續抓好重點道路建設。年內山海路西延三莊至莒縣段、613省道西延東港段竣工通車,完成335省道與山海西路(馬陵水庫)連接線工程等農村道路建設,做好222省道東港段拓建和濰日高速公路建設的配合服務工作。
年內啟動日照街道興海社區、合村,秦樓街道前官莊、后大洼,石臼街道石臼市場區域等12個村居(片區)的拆遷改造,加快振興、沙墩等10個片區居民安置樓建設。全年拆除房屋2000處、26萬平方米,新開工安置樓房36萬平方米。加快推進海曲新城學校、醫院等項目建設,開工道路、污水處理廠、供水廠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排污、供水、供電、燃氣及通訊等管網。
2014年要進一步完善民生保障體系。全面完成納入保障范圍的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工作,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放心保)財政補助標準由280元提高到 320元;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開工建設區社會福利中心,建成城市日間照料中心10個、農村幸福院16個、中心敬老院2處,將高齡老人生活補貼發放范圍擴大到80周歲以上;加大社會救助力度,將0~6歲孤獨癥和腦癱患者康復救助由每人每年3600元提高到12000元;為農村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和其他貧困戶改造危房260處,為1855名低保重度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繼續為全區所有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復明手術。
在教育發展商,投資3.4億元,續建、新建實驗高中(西校區)、西湖鎮中心幼兒園等項目16處,新建校舍7.7萬平方米。
在創業就業方面,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城鎮困難人員、農村轉移勞動力等重點人群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以內;推動高校畢業生進農村社區服務,年內在50個農村社區分別安置一名大學生工作;開展勞動技能培訓,全年完成各類培訓4900人次;認真實施創業助推工程,采取政府貼息等方式發放小額擔保貸款3000萬元,扶持個體工商戶及小微企業創業發展。
記者 高曉飛
莒縣
投資16億元辦12件實事
2014年,莒縣將投入16億元,集中力量辦好“12件實事”:1、義務教育學校校舍標準化建設、文心高中建設和職業學校擴建工程;2、提高新農合籌資補助水平;3、農網改造升級及廣電雙向網絡改造建設工程;4、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及被征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5、免費實施婦女病普查、孕前優生檢查和65歲以上老人健康查體;6、城鄉社區服務中心建設運轉及文體活動中心提升工程;7、城區雙水源供水工程;8、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及民生金盾物聯網防盜工程;9、東部新區汽車站項目;10、金融惠民工程;11、發放低保老年人高齡津貼、高齡老年人生活補貼和百歲老人長壽補貼金;12、社會矛盾調處網絡建設工程。
2014年,莒縣力爭五大產業總產值突破400億元,完成企業技改項目投資66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20%。將完善“十大工業企業(集團)”、重點骨干企業、成長型、小微型企業分類扶持政策,開展“四升級”活動,促進企業梯次成長,力爭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達到80家、利稅過千萬元企業達到45家。年內招引過億元項目10個、過10億元項目2個;“十大工業企業(集團)”每家企業力爭新上1個投資過億元工業項目或技改項目,重點抓好晨曦系列石化、浩宇系列煤化工、海匯系列環保機械、金禾博源系列檸檬酸、貝迪背光材料等項目建設,對全縣確定的總投資363億元的82個重點項目(工程),逐項分解、落實責任、加快推進。
統籌整合農業資源,推動現代農業向規模化標準化提升,圍繞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無規定動物疫病區、農產品(000061,股吧)質量安全示范縣和生態農業與農村新能源示范縣建設,突出抓好“六帶三區五園”規劃建設,著力打造濱河 、環庫、沿路特色高效農業帶和現代農業產業園。繼續推進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建設,強化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推廣發酵床示范養殖棚100個。
2014年將為80周歲以上低保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做好困難家庭、弱勢群體、殘疾人等幫扶救助工作,幫助貧困殘疾人家庭改造危房100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改造棚戶區住房1000套。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機構建設,構建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新建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67處、農村幸福院 43處。創建省級規范化高中2處。鞏固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提高醫療服務和保障水平,免費實施各類健康查體10萬人次;加快縣人民醫院新院區建設,推進與青大附院深度合作。大力開展文化下鄉、全民健身活動,提升完善社區文體活動中心100個。牢固樹立“群眾過好日子、政府過緊日子”思想,勤儉辦一切事業,“三公”經費壓減5%,切實降低行政成本。
記者 劉九省
嵐山區
民辦實事教育投資占七成
2014年嵐山區將實施重點項目64個,完成投資123億元,壯大鋼鐵、石化產業“千億板塊”,舉全區之力服務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確保安置區一期具備入住條件、九年一貫制學校秋季啟用。計劃投資4.1億元,實施11件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其中教育方面投資3億元,建設教育工程55個、25萬平方米。建成區實驗小學、實驗幼兒園,實施職業中專擴建工程,升格為普通中專;完成續建工程6個,新建鄉鎮中小學校7處,新建改建農村幼兒園12所。60歲以上老人將免費乘坐公交車。
記者了解到,2014年嵐山區堅持“港口立區”發展戰略,大力推進產業集群化,不斷做大做強臨港經濟,推動優勢產業向優質產業轉變。加快建設日照港(600017,股吧)實華公司30萬噸級油品碼頭 、嵐橋港30萬噸級礦石泊位等港口重點工程。建設通關綜合服務中心,規劃臨港商貿服務區,引領高端港口航運服務業集聚發展。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啟用港口礦石皮帶輸運系統,完成山西中南部鐵路建設,推進嵐山至洛陽輸油管線、青日連鐵路、嵐臨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強力推進項目招引建設。實施重點項目64個,完成投資123億元。壯大鋼鐵、石化產業“千億板塊”,舉全區之力服務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確保安置區一期具備入住條件、九年一貫制學校秋季啟用,開工建設二期工程,加快建設11個鋼鐵配套項目,積極推進新三明25萬噸乙苯苯乙烯等15個化工鏈條項目。將強化城市基礎配套管理,實施圣嵐西路、安東一路、安東三路、玉泉一路硬化工程,升級改造轎頂山路、安東二路,構建功能完備的城市道路體系。投資4700萬元,啟動繡針河治理二期工程,高標準推進景觀綠化,打造生態景觀走廊。探索推進城市公共自行車項目,實施護城河綜合整治,全力營造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
嵐山區財政計劃投資4.1億元,實施11件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共涉及教育、醫療衛生、群眾文體生活、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社會保障能力、社會治理創新6個方面。在教育方面計劃投資3億元,2015年創建全省教育工作示范區,所以今年是關鍵。醫療衛生方面,投資1280萬元,建設巨峰衛生院康復樓、中樓衛生院綜合樓。群眾文體生活方面將建設區體育運動學校、鳳凰山群眾運動公園和街頭體育公園,新建體育健身設施60處。社會養老服務方面將建成啟用區社會福利中心老年公寓、康復樓。新建鄉鎮養老服務中心4處、社區日間照料中心15個、老年公寓1.8萬平方米。實施銀齡安康工程,60歲以上老人免費乘公交車。記者 從春龍
五蓮縣
及時啟動“單獨二孩”政策
根據五蓮縣政府工作報告 ,作為擁有日照市眾多風景的區縣,五蓮縣今年將繼續加強旅游方面建設,發展全域旅游、打造全景五蓮。其中包括啟動五蓮山國家5A級旅游景區和國家地質公園創建工作;加快管帥旅游度假區配套設施和重點項目建設等工作。
在農業產業發展方面,2014年的五蓮縣圍繞林果、苗木、黃煙、桑茶、設施蔬菜等主導產業,以規模擴張為重點,將建設多個萬畝、幾萬畝片區,形成集聚優勢。年內新發展茶園3000畝、桑園2000畝、設施蔬菜大棚250個,落實黃煙面積4萬畝。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年內新發展農業龍頭企業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50個、家庭農場5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行政村全覆蓋。深入推進“森林五蓮”建設。年內新增造林5萬畝,森林覆蓋率再提高2個百分點。
以發展全域旅游、打造全景五蓮為主攻方向,繼續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旅游業提檔升級。強化旅游產業全域覆蓋、景區全域聯動、資源全域整合、線路全域統籌,推動旅游與各大產業融合發展。提升景區檔次和綜合配套服務水平,“兩山”索道、五蓮山游客服務中心、黑虎山狩獵場實現運營,龍潭湖旅游度假區、九仙山南麓片區等項目開工建設,啟動五蓮山景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和國家地質公園創建工作。加快管帥旅游度假區配套設施和重點項目建設,爭創國家3A級旅游景區;大青山景區爭創國家4A級旅游景區。提升鄉村游競爭力,完成蓮山人家客棧項目和黃崖川、上溝合村并點一期工程,年內爭創2個省級旅游強鎮、4個省級旅游特色村。加強導游隊伍建設,推動旅游景區“捆綁”營銷,加大對外宣傳推介力度,提高五蓮旅游知名度。全年旅游總收入增長30%以上。
調整優化園區、鎮域產業布局,推進工業項目向園區和工業型鄉鎮集中,大力發展特色鎮域產業,壯大鎮域經濟實力。堅持統籌推進、分步實施,著力推進農村社區建設,年內新建農村社區服務中心22個。
進一步加大醫療衛生事業投入,完善提升醫療基礎設施,縣疾控中心和縣婦保院綜合樓投入使用,洪凝醫院遷建完成,改造部分鄉鎮醫院業務用房;鞏固公立醫院改革成果,千方百計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嚴格落實人口目標管理責任制,及時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
積極推進被征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全面落實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待遇。實施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并軌,提高政府補貼額度。完善社會救助體系,保障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對象等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健全完善養老服務體系,開工建設社會福利中心三期工程。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建設公共租賃住房600套,改造棚戶區1400戶,新增低保、特困住房困難家庭廉租補貼發放200戶。實施惠殘工程,殘疾人托養中心投入使用。記者 高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