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山東省質監局召開2013年執法打假信息通報會。全省質監系統去年共查處各類違法案件近萬起,查獲違法產品貨值2.29億元;12365質監熱線共受理有效業務近3萬起,處結率達96%。其中,食品仍是質量投訴和打假查處的重點。會上還公布了2013年的部分典型案例。
職業舉報快速上升
12365質監熱線是省質監局傾聽民生民意、幫助群眾和企業解決困難和矛盾的重要訴求渠道。2013年,該局繼續加強對熱線的管理和應用,全年共受理有效業務28896起,其中,打假舉報5320起、質量申訴1317起、行風問題103起等,處結27727起,處結率達96%。建立了從業務受理到結案歸檔的閉環式管理機制,妥善處置了一大批社會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在受理的打假舉報中,食品舉報1677起、電梯舉報1127起、燃油加油機舉報265起,查證屬實案件1294起等,涉案產品貨值1966.2 萬元,罰沒款1147.1萬元。
受理質量申訴1317起,較上年同期增長74.4%,主要涉及食品、汽車等群眾關切的產品;已辦結1017起,辦結率77.2%,其中成功調解466起,涉案產品貨值1073.01萬元,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54.7萬元。省質監局稽查局還加強了對職業舉報人舉報案件和疑難復雜案件的有效處置,12365質監熱線去年共受理職業舉報人投訴舉報1333起,較上年同期增長281.9%,涉及的產品主要是食品;已處理1036起,其余案件正在調查處理中。據悉,2012年5月1日《山東省食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實施后,職業打假人舉報驟增,他們多以獲得賠償和打假獎勵為目的。
查辦近2700起食品案件
為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加強產品質量整治,山東質監去年開展了“質檢利劍”、“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11個專項執法打假行動,共出動執法人員13.9萬人次,查處各類違法案件9391起,查獲違法產品貨值2.29億元,有力打擊了違法行為,提升了全省質量安全水平。
重點查處了產品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產品標識不符合規定,無證生產,偽造或冒用產地、廠名、廠址、認證標志,制售偽劣產品等違法行為。共查辦食品案件2696起、特種設備案件1524起、建材案件833起、農資案件500起、汽車配件案件90起,保障了全省產品質量安全,維護了群眾的合法權益。在行動中,全省質監系統查處了一大批大案要案,其中生產貨值15萬元以上的49起,銷售貨值5萬元以上的107起,涉案產品貨值100萬元以上的案件19起。共移送公安機關涉嫌犯罪案件24起,移送其他部門行政違法案件8起。
打擊能效虛標
2013年全省質監系統結合自身工作職責,加強了對節能電器、能源產品和國家明令淘汰產品的執法檢查,促進了我省用能方式的轉變。組織開展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專項監督檢查暨打擊能效虛標專項行動,對房間空氣調節器、平板電視、家用電冰箱、電動洗衣機、家用熱水器等5類高效節能產品進行了執法檢查,對能效標識不符合標準規定的生產企業依法進行了處罰。
同時還加強了對家用電器、成品油、液化石油氣、煤炭、“土煉油”、“地條鋼”等涉及節能降耗產品的執法檢查,重點查處能效虛標,以次充好,產品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生產、銷售國家明令淘汰產品等違法行為。共查處家用電器案件147起,能源產品案件98起、國家明令淘汰產品案件27起,涉案產品貨值5173.68萬元,有效整治了節能產品的市場秩序。
省質監局還公布了2013年的“十件典型案例”,分別是:濰坊京九防水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未取得生產許可證的防水卷材案,山東雙圓肥業有限公司五蓮分公司以不合格有機肥料冒充合格有機肥料案,滕州市城郊亞郊液化氣站未按安全技術規范要求進行充裝活動案,濰坊市濰膠加油站使用破壞計量器具準確度的加油機銷售成品油案,山東新宜佳地毯有限公司未經登記、擅自投入使用鍋爐案,青島膠南市質監局成功調解智能鍋爐質量糾紛案,山東省、日照市質監局通過遠程視頻方式成功調解水泥質量糾紛案,濟南市質監局成功調解汽車質量糾紛案,淄博市質監局成功調解地板磚質量糾紛案,鄒平縣質監局成功調解機械產品質量糾紛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