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4月15日訊(記者 李淼)齊魯網記者在“泉城環保世紀行”采訪中了解到,為了力爭在年內使小清河的水質變好,目前正通過在上游建分散式的設施以及連通水質凈化一廠、三廠管網對污水進行處理。

濟南市環保局局長高立文表示,目前濟南市每天大約有5萬噸污水未經處理從污水管網溢流口直接排入小清河,對小清河的水質起到了很大的影響。而濟南市水環境質量的不容樂觀,很大程度上是小清河水質的反彈。他表示,目前在水質凈化一廠收集范圍內的濟洛橋東側每天大約有5萬方生活污水未經處理從污水管網流口直接排入小清河,嚴重影響小清河水質,致使小清河幸豐莊出境斷面氨氮濃度一直處于超標狀態。
齊魯網記者了解到,從去年7月到今年2月份,濟南市截污治污工作取得積極進展,而且清水補給量較大,小清河的水質較好,能夠達到省里規定的要求。但是進入3月份以來,受降水偏少等因素影響,小清河清水補給量大幅度下降,稀釋自凈能力減弱,特別是目前濟南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能力分布不平衡,存在水質凈化一廠能力不足和水質凈化三廠處理能力富余問題。
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總工程師姜春華表示,濟南市政部門將通過采取調引污水和新建中水站等措施來分散一廠壓力,力爭今年緩解污水直排問題。齊魯網記者了解到,濟南目前有集中式污水處理廠5座和分散式污水處理站10座,現有污水處理能力完全可以滿足需求。但是,出現目前現狀的是由于污水量與處理能力不匹配所導致。
姜春華說:“濟南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能力分布不平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今年我們準備在小清河北路沿線再鋪設一條管道,連接一廠和三廠,提高原來管道的過水能力和對三廠進行技術能力的改造,希望通過這些手段能再調引至少1萬方噸污水到三廠,為一廠減輕負擔。”
此外,齊魯網記者了解到,從去年開始,濟南市市政公用局組織對大明湖分區內的污水進行集中截污整治,鋪設170公里污水管道,并截住污水直排口若干處,實現每天截留污水6萬多噸。另外,將水質凈化一廠、三廠的管網延伸匯合,實現每天調水1.5萬噸,減少了小清河的部分污水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