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山東省的菏澤市,有那么一群婦女,利用菏澤盛產牡丹的天然優勢,在菏澤一年一度的牡丹節期間,靠采摘自家牡丹和收集各大牡丹園中被提前清理的牡丹花,在牡丹園中自發“上崗”,向游人兜售自己編扎的牡丹花環。記者在菏澤市曹州牡丹園中采訪時了解到,這些專業的“花環夫人”,在牡丹盛花期的20天中,平均收入可達上萬元。記者 張玉
“這工作,錢多活少離家近”
“姑娘買個花環戴吧,剛編好的,一個10塊錢!”4月16日,第23屆菏澤國際牡丹文化旅游節正式拉開帷幕。在菏澤市曹州牡丹園里,各色牡丹爭奇斗艷,讓來自五湖四海的賓朋陶醉在國色天香之中。除了游客的歡笑聲,牡丹園內,賣牡丹花環的吆喝聲、詢問聲亦此起彼伏,成為園內一道亮麗的風景。
在牡丹園東區一顆大樹樹蔭下,記者見到了正坐在矮凳子上,認真地擺弄著一朵胡紅色牡丹花的老婦人王慧云。在王慧云身旁,一個褐黃色的大麻袋,里面裝滿了各種顏色的牡丹花;一個棉布單子鋪在地上,上面擺滿了扎好的柳條圓圈和一捆繩子;一個系在樹干上的塑料條,上面掛著四五個編扎好的牡丹花環。很難想象,這就是這位創業婦女的全部家當。“今天天氣不是很好,一上午才賣出去十幾個花環,”王慧云邊麻利地將牡丹花纏上柳條,邊不停地向來往的游客推銷已經扎好的花環。“很多客人都喜歡買個戴在頭上。”王慧云告訴記者,她家種植了兩畝牡丹,每當花開季節,她都會剪下鮮花,到曹州牡丹園中,編成花環出售。“有的時候看到園中工作人員會將有些蔫兒了的牡丹花整朵摘下來扔掉,我也會將這些花收集起來,用這些花扎成花環,戴著照樣好看。”
就這樣,三年來,每次舉辦牡丹花會,花農王慧云都要當上一陣子“上班族”——早上五點起床,到自家田里采摘牡丹,吃過早飯后,花5分鐘趕到曹州牡丹園里擺好攤子,晚上閉園時收工回家。“這工作,怎么形容呢,用我兒子的話說,就是錢多活少離家近。”
利潤達九成最高時月入兩萬
記者在王慧云身邊觀察良久,發現僅半小時的光景,王慧云扎好的五個花環就銷售一空。而在經過的游客中,不光是年輕女孩兒,就連很多老人、孩子甚至是一些男士都頂著一個艷麗的花環。“入鄉隨俗,在牡丹園賞花,戴個花環不但應景,拍出的照片也加分不少。”來自深圳的游客李東磊和妻子劉麗麗表示。按照王慧云的說法,牡丹節開幕前后,她一天能賣出四五十個花環,就算出了牡丹盛花期,一天也最少出手七八個。“現在在園子里面,花環都是統一賣10元,門口可能便宜一些,但也不會低于5元。”據王慧云介紹,她這買賣,柳條和繩子成本不過幾塊錢,基本可以忽略不計,自家種牡丹花的成本也因為免費收集而來的那部分花而攤薄了不少。再加上她現在有了老年證,進園一分錢不花,如果不算人工成本,她每天的利潤能達到九成以上。“牡丹的盛花期在20天左右,這20天是游客最多的,也是掙錢最多的時候,不算成本的話,我去年的收入超過了一萬元。我這不算最多的,西邊有個大姐,去年在這里堅持了一個多月,賺了兩萬塊。”
“今年從清明節到4月15日,票務統計曹州牡丹園入園人數總計81萬多人次。”據菏澤曹州牡丹園管理處負責人王汝昌介紹,預計今年牡丹園中各類牡丹和芍藥的花期將持續到“五一”之后。而據記者統計,4月16日,在曹州牡丹園內外從事牡丹花環銷售的“夫人們”不足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