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4月27日訊(山東臺記者曹進 陳瀟 尹承謙 濟寧臺 淄博臺 德州臺)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道,今年以來,山東平均降雨量比歷年同期偏少36%,旱情持續發展,有1351萬畝在田作物受旱,近10萬人飲水困難。自25號開始,受溫帶氣旋影響,山東自西向東出現今年以來最強一次降水過程,目前全省旱情得到有效緩解。
針對本次降雨,省委書記姜異康做出重要批示,省委副書記、省長郭樹清多次作出指示并調度,要求加強人工影響天氣工作。25號下午,山東共組織兩架飛機實施增雨作業7個架次。
省政府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趙健說,“主要的作業區在咱們魯西南,跨區跨到河南的豫東北,作業區覆蓋了我們菏澤、濟寧、棗莊、泰安,這片區域25號下午降水非常好。”
與此同時,濟南、菏澤等15市還開展了地面高炮、火箭和高山燃燒爐人工增雨作業,發射增雨炮彈、火箭彈2200多發,作業影響區普降中到大雨。截止到今天下午4點,除濱州、東營、淄博、濰坊、日照5市出現小到中雨外,其他地市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全省平均降水量24.3毫米,全省平均降雨量24.3毫米,折合水量約38.2億方。目前,膠東半島的降雨仍在持續,今天夜間,降雨將全部結束。
省氣象局局長史玉光表示,“一是緩解了旱情,第二點就是降低森林火災的風險等級非常有效。第三點凈化了空氣,涵養了水分,所以這次降雨過程,對我省來說是一次及時雨,一次喜雨,效果非常好。”
據農業專家介紹,降雨量達到一毫米,降水可以滲透土壤一公分。旱情雖然得到部分緩解,但并沒有從根本上解除。目前,山東大部分地區的小麥已進入抽穗揚花期,距離收獲還有40天左右,這也是小麥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專家介紹,下一步還應加強雨后病蟲害的有效防治。
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王法宏告訴記者,“生育后期,根系衰老,根系的吸收能力下降,需肥量比較大,所以我們要注意根外追肥,也就是我們治蟲治病的時候加上一點葉面肥,像磷酸二氫鉀,尿素等,這樣對提高粒重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