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廢水隨意排放
炸藥開礦村民住房現開裂
原標題:臨沂蘭陵 千瘡百孔的村莊
齊魯網濟南4月28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真相力量》報道,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坐擁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毗鄰著過億庫容的大型水庫,有著這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生活在這里應該是讓人羨慕的。然而這一切對于臨沂市蘭陵縣東石門村的2000多村民來說,卻因福得禍,成了他們多年來揮之不去的陰霾,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資源開采“優勢”變“苦難”
山區農村千瘡百孔
記者在臨沂市蘭陵縣魯城鎮東石門村看到,深達數十米的礦坑、農田中堆積如山的礦石場、隨意排放的洗礦污水,這就是現在的東石門村。而曾幾何時,豐富的礦產資源一度是東石門人引以為豪的福祉。
作為曾在東石門村擔任了13年村支書的許景池,今年已經80高齡,說起東石門村豐富的礦產資源,這位前任老支書如數家珍:“這個資源吧是最多的一個村,就是拿到別說蒼山縣,就是拿到省里來說,拿到全國來說也是資源最豐富的一個村。(資源)一個是鐵石?,鐵礦,還一個石英砂。……它和別的資源不一樣,別的地方是一個山頂一個地方,礦是一片一片的,這個地方(鐵礦)是一條隔著一條的。”
許景池老人告訴記者,東石門村地處臨沂棗莊交界地帶,206國道穿村而過,便捷的交通條件加上豐富的礦產資源,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有人開始私挖亂采礦石,特別是到了2003年左右,大規模的礦石開采席卷了整個東石門村。
“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五個山,這些山(挖礦)都扒了,山都變成溝了。都是開采鐵礦石,他必須得扒地啊,一扒地土地都破壞了,就為了鐵礦石。”
工業廢水隨意排放
大量耕地遭破壞
村民們介紹說,為了采礦,東石門村附近富含鐵礦的山現在已經被采挖一空,而為了存放和加工采挖出來的鐵礦石,礦區附近的大量耕地最后就變成了這些堆積如山、規模驚人的選礦場。
鐵礦石在加工生產的過程當中,會產生大量的工業廢水,而記者在東石門村看到,選礦場排出的這些富含鉛、鋅、錫等重金屬的工業廢水,竟然被隨意排放,四下橫流的污水又導致大量的耕地被破壞。
“淹了得近五百畝地,這都是良田,這片蘆葦蕩以前都是良田,現在不能種了,你看這塊地,馬上就沒了,老百姓沒辦法,老百姓有苦難言。”村民說。
更令附近的村民擔憂的是,由于洗礦污水的隨意排放,與東石門村一步之遙的會寶嶺水庫也已經受到了嚴重影響:“去年和前年,(水庫養殖)魚死的少的也有幾萬,多的上百萬元的都有。”
建于1958年的會寶嶺水庫,總庫容2.09億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結合發電、工業供水等多項調節的大二型水庫。水庫流域面積420平方公里,是魯南地區重點水源保護區。而在現場記者卻看到,從附近的選礦場流出的黑色的污流卻源源不斷的直接排入了會寶嶺水庫。
山村驚現人工大峽谷
炸藥開礦村民住房現開裂
在臨沂蘭陵縣魯城鎮東石門村,多年來,由于礦產資源亂挖濫采,導致大量山、林、田慘遭毀損,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資源濫采形成的尾礦污染不斷填埋水庫,污染水源,破壞生態環境。更讓人擔憂的是,這樣的亂象現在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在東石門村黃九嶺,記者見到了一個寬約300米、長約1500米的“大峽谷”,谷底各種挖掘機、礦石運輸車正在緊張作業,一車又一車的鐵礦石,源源不斷的從谷底的礦洞中被運出。
村民們告訴記者,由于東石門村的地下鐵礦資源儲量巨大,在地表的鐵礦被采挖一空之后,這里便形成了如此巨大的人造峽谷。而這些礦洞的正上方,就是東石門村村民的住房,就在記者拍攝期間,明顯感覺到地面時不時的在顫動,村民們介紹說,這就是地下的這些礦洞里正在用炸藥開礦。村里很多人的房子都已經出現開裂的情況。
村干部帶頭把持采礦
村民多次反映未解決問題
從挖山采礦到地下放炮,到底是什么人在如此濫采礦藏,東石門村的前任老支書許景池告訴記者,這么多年來,村里人對濫采濫挖礦產資源,一直都敢怒不敢言,其原因正是因為在這里把持采礦的不是別人,正是村里的干部。
“劉成營,劉成山,村委會主任,村委會干部,就是這些人的幕后老板,都是他在外邊調動人,反正當地的老百姓想弄是一點弄不上,他就以職權壓人。”
隨后,記者撥打了蘭陵縣國土局的電話,就村里眾多的礦區開采資質是否齊備進行了電話咨詢。蘭陵縣國土局明確表示,石門村的開采者沒有開采證。
許景池介紹說,對于東石門村礦產資源濫采濫挖的情況,村民們也多次找到蘭陵縣國土、安監和環保部門反映情況,但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看著千瘡百孔的東石門村,這位80歲的老支書告訴記者,自己一大把年紀了,已經屬于黃土埋了大半截的人了,也沒什么可懼怕的了,但子孫后代又該怎么辦呢。
“吃了祖宗的飯,斷了孫子的糧,就是這輩子人就無法生存。”
吃祖宗飯,斷子孫糧,這是目前東石門村現狀的真實寫照。礦產資源被大肆濫采、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村民的生產生活有苦難言。為什么得天獨厚的優勢會成了困難,如此肆意的濫采濫挖該由誰來監管,關系著下游數以萬計百姓的用水安全又該誰來負責呢?記者將繼續關注事態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