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大眾網記者從山東省地震局了解到,《山東省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管理辦法》5月1日施行。目前全省各級各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達到1425個,但避難場所的規劃建設剛剛起步,還遠遠不夠。
近日,山東省政府公布《山東省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管理辦法》,規定我省將試點建設室內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并鼓勵單位和個人以捐贈、資助等形式參與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據了解,該《辦法》從5月1日起正式實施。
《辦法》指出,縣級以上政府應當依托公園、綠地、廣場、體育場(館)、操場、學校校舍、人防疏散基地等場所,建設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配備相應的標志標識和基礎服務設施。應積極開展室內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試點,山東將依托體育館、學校校舍等建筑,探索建設室內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鼓勵單位和個人以捐贈、資助等形式參與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
大眾網記者從省地震局了解到,在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方面,2005年6月,省地震局就已會同省建設廳、省民政廳聯合下發了《關于推進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意見》。經過幾年來對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的大力推進,截至目前,全省各級各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達到1425個。另外,2008年6月6日還制定發布了山東省地方標準《地震應急避難場所標志》。
但省地震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避難場所的規劃建設才剛剛起步,還遠遠不夠。除了專門規劃的避難場所,城市的公園、綠地、馬路等空曠的地方,都是臨時避難的地方。但是真正意義上的避難場所是有功能的,這個功能應該要保障在這里避難的人員一段時間內的基本生活需要,所以需要統一規劃和建設。(李兆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