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5月3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報道 根據熱心觀眾反映的線索,記者在淄博的一個批發市場里,發現了很多價格低廉的醬油,銷量也都不錯,一家商戶一個月至少賣三百四五十桶。
那這些低價醬油都銷往了哪里呢?一家調味品商店的店主告訴記者,路邊的小吃店是購買這種醬油的常客,一般路邊小炒就使用這種醬油,只是顏色和氣味上達不到,小飯店就拿好一點的,大鍋菜和小炒,醬油差別大。
記者在另外一家出售調味品商店,遇到了一位市民正在選購低價醬油,據說這是學校食堂訂的,是黃豆釀造的。這位調味品商店的老板告訴記者,雖然這種低價醬油顏色和氣味上和一些品牌醬油有差異,但是銷量卻一直很好。
調味品商店的店主介紹,三級醬油20元一桶,而三級醬油就是把一級醬油和二級醬油去除之后的渣子,勾兌后含有焦糖色素和增稠的添加劑。很顯然,這位店主對于這種低價醬油的制作方法很了解。隨后還向記者展示了兩種不同的醬油的區別,一種顏色發黑,一種發稠,它們都屬于三級醬油,一般流向地攤的,只是提一下顏色用,而且銷量好,一個月就能買千八百桶,質量是沒有什么問題。
為了弄清楚低價醬油的秘密,記者決定再一次探訪低價醬油生產廠家。記者在批發市場里購買了一款蒲菇牌的醬油。它的價格同樣是五毛錢一斤。根據商標上的地址,記者在濱州市博興縣找到了生產蒲菇牌醬油的廠家。
進入廠區后,生活幫幫辦看到了許多工人忙碌的場景,幾百桶醋和醬油擺放在地上,有的工作人員正在往桶里灌醬油,有的工作人員正在貼商標,企業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他們的生產情況:“我們主要是縣城和鄉鎮,今年做安全食品,食品必須合格,我們是做三級。”
這些醬油的批發不價二十八一桶,企業負責人說,他們之所以生產低價醬油,是因為市場對于低價醬油有很大的需求,她向記者坦言,雖然他們的產品,達不到國家標準,但是絕對安全衛生。同時負責人也承認,如果是按照國家標準,一桶的價格不能低于三十元,他們根本生產不著。
達不到國家標準,但是能保證是安全食品。這位企業負責人承認,他們的做法也是無奈之舉,負責人稱,他們的定位是安全食品,力爭做合格產品,但是到了市場之后,一些名牌的產品的存在使得他們打入市場很難,廠家就只好再稀釋再兌水。
隨后,記者又來到了淄博市一家生產醬油的企業,他們生產的醬油品牌是寶風醬油。在這里,記者看到,倉庫里擺放了幾百桶包裝好的醬油,正在等待著裝車出售。這些醬油價格不一,有三十一桶的,二十七的,還有四十多一桶的。工作人員稱,這些醬油都有檢驗報告,都是自檢的,有四五十種產品。
原來,低價醬油是這么來的,就是將有些醬油在兌上水就可以了,但是這種解釋我們的消費者能贊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