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濱州6月24日訊 6月19日本網以《濱州陽信一鑄造廠排污嚴重 村民抱怨已持續兩年》報道了陽信縣翟王鎮小徐家村一鑄造廠污染嚴重,后陽信縣環保局在其官方微博中做出一份"情況說明",在此說明中陽信縣環保局避開自己的監管責任不談,反而強調:污染是因為企業自己擅自增加生產項目,翟王鎮政府不配合環保執法。
翟王鎮政府在記者采訪時稱"對污染情況不知情",當地環保部門在報道發出后又做出"鎮政府不配合環保執法"的回應。因為存在這種兩方互相踢皮球的態度,當地村民的"抱怨兩年"也就顯得不足為奇。
陽信環保局:對該廠曾多次執法 未果
針對本網的報道,陽信縣環保局在其官方微博作出如下說明"山東昶鑄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即本網所報道的鑄造廠)在建設之前辦理了環評批復手續,批復同意其建設年產1萬噸農機配件項目。但是該公司在建設過程中沒有按照環評報告和批復意見進行建設,擅自建設了兩座小煉鐵爐,我局執法人員在執法檢查過程中發現了"批建不一"這一環境違法行為后,于2013年3月15日和5月8日兩次對下達環境違法行為改正通知書,要求其必須按照環評報告和批復意見同意建設的工藝和規模進行整改。同時,向縣政府做了匯報,縣政府下達了專文,要求翟王鎮政府督促山東昶鑄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嚴格按照環評報告及批復規定的生產工藝和規模進行建設,落實污染防治措施,經縣環保局現場檢查合格后方可恢復生產。
2014年2月我局執法人員對其進行了現場檢查,發現該公司沒有按照縣政府和我局的要求進行整改,我局按照環保法律法規對其下達了環境違法行為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其改正違法行為,并處罰款。同時給翟王鎮政府致函,要求翟王鎮政府盡快組織人員對這兩座小高爐進行拆除,6月19日齊魯網以《濱州陽信一鑄造廠排污嚴重 村民抱怨已持續兩年》報道后,我局高度重視,6月20日組織監察、監測人員到達現場進行現場監察監測。
截止目前為止,該企業仍未拆除,我局將在對該企業行政處罰的行政復議和訴訟期滿(6月26日)后,按照《行政強制法》的有關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鎮政府回應:該做的我們已經做了
在該說明中,記者注意到一點:陽信縣環保局在發現鑄造廠"批建不一"后進行了執法,同時要求翟王鎮政府配合執法,將非法安裝的設備的拆除。翟王鎮政府為何一直對環保局的要求視而不見?
針對這一問題,6月20日記者致電翟王鎮,負責宣傳的人員答復記者:現在鎮政府已經安排專人到小徐村污染企業進行查看,對發現的問題已經向縣環保局作了匯報。并稱"相關工作我們都做了"。
相關工作都做了,企業卻一直在排污,試問鎮政府都是做了哪些工作?企業披上招商引資的外衣,就可以得到當地鎮政府的特殊"關愛",就可以隨便排污危害一方村民。面對環保局的公函視而不見,面對村民的抱怨無動于衷,這其中僅有"招商引資"這么簡單?
環保局:媒體報道了 才強制執行?
記者仔細閱讀上述情況說明,陽信縣環保局自該廠"批建不一"之初就發現了問題,到現在已經1年多過去了。
試問在1年多的時間里,陽信縣環保局的所謂多次執法,是積極的處理排污企業,還是下達"公文"流于形式。翟王鎮政府對環保局的拆除決定視而不見,陽信環保局也開始閉上一只眼,但是面對媒體的報道,卻環保局卻很快拿出"按照《行政強制法》的有關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狠招。既然可以聯合他們部門強制執行,為何一拖再拖。
在之前的采訪中,小徐村的村民曾告訴記者"鎮里招商引資來的企業,誰管的了",正因為有了陽信縣環保局的消極執法,才有了村民的無可奈何。翟王鎮小徐村的村民還將忍受鑄造廠的粉塵、污水、噪音污染多久,濱州齊魯網記者還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