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棗莊官員染指棚改項目 股東內訌致項目爛尾
“快三年了,一直在外面租房,搬了好幾次家,生活實在不便,但仍看不到回遷的希望。”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興中社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回遷戶王瑞強已經變得十分無奈。
臺兒莊區政府2011年9月開始啟動興中社區棚戶區改造項目,拆遷涉及王瑞強等350多戶居民,當初承諾在2013年5月之前讓拆遷居民住上回遷房。但時至今日——距離承諾期限已經過了1年多時間,回遷房項目一期工程只完成了主體封頂,二期工程的地基還沒有處理,卻因為違法施工問題,被當地住建部門叫停,目前處于“爛尾”狀態,這導致350多戶居民無家可歸。
《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發現,涉及350多戶居民的興中社區棚戶區改造項目進展如此緩慢,主要因為在地方政府引入的房地產開發商——棗莊志遠置業有限公司(下稱“志遠公司”)內部,股東之間的矛盾難以調和;還有多名知情人士透露, 當地政府的公職人員也參與到該項目的經營,他們對于項目的干涉,也是導致股東之間產生嫌隙的原因之一。
業內人士表示,地方官員參與企業經營在基層較為普遍,公權力利用影響力對企業進行滲透、甚至掠奪的事情經常發生,這既不利于企業的正常發展,也不利于營商環境的改善。
棚改項目“爛尾”
興中社區棚改項目位于棗莊市臺兒莊區金光路以北、文化路以南、蘭祺路西側。記者在實地看到,該項目一期工程六層高的建筑均已封頂,工地上有工人正在施工;二期工程位于一期工程的北側,除了兩棟在建建筑以外,一個占地約十多畝的大水坑緊鄰著臺兒莊實驗幼兒園的墻邊。
在二期項目工地的門口,幾名自稱是建筑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二期已經停工好幾個月了,何時復工不得而知。
附近一宋姓回遷戶告訴記者:“一期工程雖然已經封頂,但后期開工量不足,一直停停干干,看不到實質進展;二期還是個大水坑,沒有任何動工的跡象,我們作為回遷戶也多次向政府反映,希望能加快進度,早日搬進回遷房,但效果甚微。”
多名回遷戶在記者的采訪中印證了這一說法。
“導致現在這種爛攤子的原因,據說是因為開發商股東之間的矛盾不斷,甚至發生互搶工地的現象。”當地一位知悉內情的人士透露。
據了解,臺兒莊區政府2010年開始謀劃興中社區棚改項目,由于所涉資金較大,就引入了當地的民營企業——志遠公司進行建設,臺兒莊區政府與志遠公司在2010年12月正式簽訂了框架合作協議;興中社區棚改項目在2011年9月正式啟動,初期進展較為順利,臺兒莊區政府承諾拆遷戶在2013年5月之前全部回遷,但該項目后期進展緩慢讓政府的承諾落空,這引發了眾多回遷戶的不滿。
資料顯示,興中社區棚改項目備案名為沿河社區棚戶區改造項目,推廣案名為“臺大新天地”;該項目總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為11萬平方米,總投資3.2億元,分兩期開設,涉及拆遷安置350多戶;一期工程2013年2月3日動工,合同約定2013年11月9日竣工,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一期工程僅僅完成了主體封頂。
提及項目進展情況,志遠公司大股東王柏華一肚子委屈:“不是我們不愿意加快進度,而是因為其他股東阻擾,現在二期工程根本沒有辦法實施,就連進入工地都很困難。”
難以進入工地是因為志遠公司的另一股東——路強私刻印章、簽訂假合同、強占工地等行為,被棗莊市紀委在2014年5月15日公開通報。
棗莊市紀委通報內容顯示,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志遠公司股東路強指使他人偽造該公司印章,與棗莊長城建筑公司簽訂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聚眾強占工地、強攬工程,致使志遠公司損失人民幣300余萬元。
路強在2014年4月已經被列為網上追逃嫌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