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追憶鄧小平與山東、濟南淵源:外出視察多次經停濟南

1990年2月14日,鄧小平路過濟南時,時任山東省委書記姜春云、省長趙志浩和濟南軍區領導到車站迎接。圖為鄧小平在聽取姜春云的工作匯報。

1959年3月,鄧小平與彭真視察山東省農科所。本版圖片均由山東省檔案局(館)提供□本報記者趙云龍
今年是鄧小平誕辰110周年。追溯他和山東、濟南的淵源,不難發現,在上世紀90年代初,他曾多次乘火車在濟南短暫停留,對山東相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時任山東省委書記姜春云均前往車站迎送,并向鄧小平匯報工作。1993年12月9日,鄧小平前往上海,途經濟南時在白馬山火車站停留。這次經山東去上海,是鄧小平生前的最后一次外出視察。那次臨別時,面對姜春云等人“希望您明年來山東能多住些日子”的誠摯邀請,鄧小平高興地答應,再來山東,“就多住些日子”。
8月14日,本報通過中直機關工委有關渠道,向姜春云報送了專訪請示。很快,姜春云通過有關渠道回復本報:小平同志生前對山東各項事業的發展給予了極大關注,對勤勞樸實的山東人民給予了無限關懷;當面向小平同志匯報工作的那段歷史非常珍貴,與此相關的事宜在《山東省大事記》中有明確記載。
沿著歲月的足跡,翻開歷史的篇章,鄧小平對山東發展的關心躍然紙上。追憶鄧小平和山東的點點滴滴,無不令人感動、心生鼓舞。對于那段感人歷史,銘記是最好的紀念。
【關心山東】 外出視察時,多次經停濟南聽取匯報
時光回溯,1991年2月21日,正月初七,濟南年味兒仍濃,空氣里依稀留著餃子和鞭炮的味道。路上行人稀少,孩子們穿著新棉衣,沉浸在節日的喜慶里。一輛列車駛入濟南火車站,一位老人緩緩從列車上走下來,冬日的陽光照耀著他的白發,他慈祥的笑容顯得更加溫暖。
這位老人,就是鄧小平。
鄧小平和山東、和濟南,不得不說是十分有緣的。據山東省檔案館相關資料記載,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鄧小平先后在上海度過了7個春節,其中多次在濟南火車站作短暫停留。
和年輕時一樣,即使是再短暫的時間,他也絲毫不浪費。他總是惦記著山東的發展,每次經停濟南,都會聽取相關工作匯報,并作出重要指示。
據記載,僅在1988年,鄧小平就曾兩次在濟南停留:當年1月28日,他到南方視察工作,途經濟南,在專列會議室里會見了山東省委、濟南軍區的領導同志,專列會議室里的燈光溫暖,鄧小平和大家親切握手、交談;時隔不足1個月,當年2月24日,鄧小平返京時,途中在濟南火車站停車休息,并在站臺上和山東省委、濟南軍區領導進行了親切交談。
1989年2月17日,鄧小平從南京視察返京途中,在濟南火車站接見了山東省委、省政府及濟南軍區的負責人;1990年2月14日,鄧小平途經濟南,聽取了相關工作匯報……
【多次贊許】“你們搞得好”,“還是你們的想法好”
在1991年2月21日的這次停留中,時任山東省委書記姜春云再一次向鄧小平匯報了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好,你們(山東)搞得好。”當聽到山東的經濟增長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人口出生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今后山東的經濟工作準備再上一個新水平的“一高一低一上”總體構想時,鄧小平點頭連聲稱好。
鄧小平對山東的關心,還遠不止這些。據省檔案館資料記載,當姜春云匯報說,根據山東的條件,有可能爭取提前4年到5年實現“第二個翻番”時,鄧小平非常高興,表示:“還是你們的想法好”;當聽到山東正采取措施搞活搞好大中型企業時,鄧小平肯定地說,“是啊,要搞活大中企業”;聽到山東要在全
省城市基層開展社會主義思想教育,鄧小平也表示贊成,“這很好”……
1992年,在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精神的鼓舞下,全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快,發展的活力在神州大地汩汩涌動。作為沿海大省,山東的發展也步入了快車道。以濟南為例,那一年,濟南首家由國企改組為股份制的企業宣告成立;那一年,建筑面積達13936㎡的濟南長途汽車站新站落成啟用,為日后的“中原第一站”埋下伏筆……
1993年,鄧小平又先后兩次在濟南停留。當時已年近九旬的他,依舊關心著山東的發展。據省檔案館資料記載,1993年2月9日,鄧小平前往上海,途經濟南時,在火車站會見了山東省和濟南軍區的主要領導同志。整整10個月后,鄧小平再次來到濟南,這次經山東去上海,是他生前的最后一次外出視察。
【留有遺憾】最后一次外出視察曾稱要來山東多住些日子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1993年的12月9日,當天,剛剛迎來一場小雨的濟南,從泥土的芬芳里就能聞得到活力的氣息。夜幕初降時,鄧小平的專列又一次停在了濟南白馬山車站。
專列進站后,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山東省委書記姜春云和省長趙志浩,濟南軍區司令員張太恒、政委宋清渭登上專列。鄧小平已站在車廂中央等候。他們快步上前握住鄧小平的手問候著,鄧小平也緊緊握住姜春云的手說:我很注意你們的工作,你們山東搞得好,發展快,我很放心,前幾年對你們就很滿意。
雖是短短幾句,但話語中透露出的關懷、肯定和贊許,令人鼓舞。
山東的發展,依然是他心頭長久的惦念。“這幾年,省委、省政府從山東實際出發,提出了‘全面開放,重點突破,梯次推進,東西結合,共同發展’的方針,在全省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山東的發展步入了快車道,各項經濟指標進入全國前幾名,山東形勢好。”鄧小平心情愉快,對省委負責人的匯報,聽得很仔細。
當聽說“山東班子團結,黨政軍民團結”時,鄧小平更是高興地說:“好!團結好啊!”
愉快的相見總是顯得分外短暫,離別總在不經意間到來。21年前的那個晚上,快分別時,姜春云、趙志浩代表省委向鄧小平發出了誠摯的邀請:“我們希望您明年來山東能多住些日子。”鄧小平高興地說:“好。來了就多住些日子。我一定要還這個賬,了這個心愿。”列車徐徐開動。鄧小平透過車窗向大家頻頻招手,專列逐漸遠去,消失在夜幕中。遺憾的是,鄧小平這個心愿最終沒能實現。
◎小平濟南足跡
1979年7月
南行路過濟南,專列停靠濟南火車站。
1984年2月
從上海返京途中,在濟南火車站作短暫停留。
1988年1月
到南方視察,途經濟南,在專列會議室會見山東省委、濟南軍區的領導同志。
1989年2月
從南方視察返京途中,在濟南火車站接見山東省委、省政府及濟南軍區的負責人。
1990年2月
途經濟南,時任山東省委書記姜春云、省長趙志浩和濟南軍區領導到車站迎候。
1991年2月
途經濟南,在火車站聽取了時任省委書記姜春云的工作匯報。
1993年2月
前往上海,途經濟南時,在火車站會見山東省和濟南軍區的主要領導同志。
1993年12月
前往上海,途經濟南時,在火車站作短暫停留。
追憶鄧小平在山東的點點滴滴銘記“人民之子”的百姓情懷
喜歡游泳,但明令不能因自己去游而趕走群眾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鄧小平的這句話始終縈繞在我們心間。本報記者從山東省檔案館等
地遍尋與鄧小平相關的史料,追憶他在山東的點點滴滴,銘記“人民之子”的百姓情懷。
給普通戰士簽名:“這樣寫行不?”
據相關資料記載,1979年8月2日,時年已75歲高齡的鄧小平登上國產的第一艘導彈驅逐艦——“濟南”艦,并乘艦出海視察。當時水兵們都希望與鄧小平合影留念,他看出了水兵們的心思,慈祥地向周圍的官兵們招招手說:“誰要照相就來照。”
當時正在一號艙室服務的水兵盛立中為沒能與鄧小平合影而深感惋惜,便想請鄧小平為自己簽名留念。但當鄧小平進來后,他又猶豫了,心想:我是一名普通水兵,他能答應我的要求嗎?聽聞盛立中想讓自己簽名留念,鄧小平親切地對盛立中說:“好,拿本子來。”隨后,他在本子的扉頁上認真地寫下了“鄧小平一九七九年八月二日”字樣,在把本子還給盛立中時,還問道:“這樣寫行不?”“行,行!”盛立中接過本子,激動得連給鄧小平敬禮都忘了,只是看著本子“嘿嘿”地笑。
明確交待:不能因他游泳趕群眾
鄧小平喜歡游泳,但有一點他交代得很明確,那就是不能因為他去游泳而趕走群眾。據資料記載,鄧小平在青島時,當時全程陪同活動的時任省委書記兼秘書長李子超從青島市公安局挑選了一些政治上可靠、水性又好的干警換上便衣,在浴場游泳。鄧小平到了以后,見到有人在游泳,很高興。可過了一會兒,他似乎察覺出了什么,就問李子超:“那些游泳的都是群眾?”李子超一時不知怎么回答,只好含含糊糊地說:“都是些可靠的人。”可鄧小平從李子超的表情和語氣中已判斷出怎么回事了。他看了李子超同志一眼,滿臉不高興。
想請他吃頓飯,“不同意”
據相關資料記載,鄧小平在離開青島的前一天,山東省和青島市領導想請他吃頓飯,盡盡東道主之意。李子超把這個意見告訴了鄧小平的秘書。結果,秘書請示后說:“小平同志不同意。”李子超又對秘書說:“小平同志來了好幾天了,我們做東道主的,不請小平同志吃頓飯,心里過意不去啊。”秘書覺得是這么個理兒,就又去請示鄧小平同志,把李子超的話轉告給了他,并反復說明情況。鄧小平這才同意一起吃頓飯,但指示就在他的住處,人員不要多。就這樣,白如冰、李子超等人來到鄧小平的住處,與鄧小平一起,只加了幾個菜,簡單而又熱鬧地吃了頓飯。李子超事后說,忙活了半天,至今也沒搞“明白”,究竟誰請誰? (記者趙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