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煙臺)大(大連)海底隧道方案將報國務院的消息一經披露,立刻成為8月31日的網上熱點。2000億至2600億元的隧道造價引發眾網友質疑,反對者認為海底隧道建在地震帶上,建成后或難過地震關,不如建環渤海灣陸地高鐵更合適。8月31日,記者就煙大海底隧道在網上所引發的各項爭議問題,采訪了煙臺一位長期研究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項目的學者、專家。
地震帶是否會對跨海通道造成影響
專家:嚴格設計可化解風險
反對者認為,郯廬地震帶北起黑龍江,南到長江,呈北東走向,縱貫中國大陸東部,延伸達2400多公里,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強烈地震。而渤海跨海通道恰巧在地震帶上,萬一發生地震,勢必對通道造成影響。對于這一觀點,上述專家坦陳,跨海通道的確離地震帶很近,但這類工程在立項前都會經過嚴格的論證,有相關的防震和抗震的專家參與,只要經過嚴格的設計和防范,理論上來講是可以化解這種風險的。
專家舉例,1995年日本阪神發生7.2級大地震,地震導致神戶市內上千人喪生,數萬房屋受損,但距離震中才4公里的明石海峽大橋承受住了地震的考驗,只是因南岸的岸墩和錨錠裝置發生了輕微位移,橋的長度增加了0.8米。這件事也從側面說明,這類跨海工程理論上會具備較強的抗震能力。
建陸地高鐵是不是比海底隧道更合適
專家:跨海通道優勢在于距離和時效
還有一種反對的聲音認為,2000億-2600億元的跨海通道造價太高,得不償失,不如建環渤海灣的陸地高鐵項目風險小、成本低,更實惠。
對此,專家回應,兩種交通方式的作用不一樣,不同交通方式之間不可能完全替代。從距離和時效來看,跨海通道的優勢更大。從投資上來講,陸地高鐵并不比海底隧道的成本低。“6年前的京津城際鐵路,1公里的造價是1個億,建地鐵的話,1公里造價是幾個億到10個億左右,6年后的現在這個成本可能會更高。而煙臺到大連環渤海灣一圈的距離將近2000公里,這樣算起來,鐵路在造價上沒有優勢。”
專家說,目前我國的高鐵主要是客運,還沒有貨運,如果建環渤海灣高鐵只能發揮一半的作用。此外,環渤海灣高鐵可能更多是連接渤海沿岸,而跨海通道連接的是華東和東北兩個大區,作用是不一樣的。而且,目前魯東、魯北、河北等地還沒有足夠大的運量,高鐵建成后運量不足也會降低它的經濟效益。“環渤海灣高鐵不是不值得建,而是現在建還太早,三五十年后還是比較合適的。”
跨海通道對煙臺會帶來什么影響
專家:對煙臺發展是利好
對于網上較多的反對聲音,專家認為,網上的聲音肯定要看一下,但不能代表大多數人,很多反對也是不理智的。“說個簡單的例子,很多人一看到海底通道的報道,尤其是天津、河北一帶的,馬上就質疑甚至攻擊,認為這個通道如果是建大橋的話會影響天津港的發展,但國家并沒有確定是建隧道還是建橋。”國家要建什么還需要一個研究的過程,而且根據以往的經驗,可能要建一段實驗工程,探索一些相關的經驗。
專家說,這條跨海通道的建設,對煙臺是利好消息,可增強煙臺的交通便利性,均衡區域經濟布局,從社會、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都會對煙臺形成一個促進作用,但也有可能帶來一些環境方面的負面影響,“任何工程也不會是百分之百地完美。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煙臺到東北的運輸以海運為主,目前對環境的影響較低,可如果有大量車輛過境的話,包括汽車、火車等,那產生的尾氣、噪音、生活垃圾等肯定要比原來要多很多。”隨著工程技術的發展,很多方面可以解決這些問題,這也是有可能的。
項目可能會列入“十三五”規劃
8月19日,國務院公布的《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提出“下一步要加快推進渤海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正是這一句,讓渤海跨海通道項目成為各方熱議的焦點。
據介紹,很多方面正在努力,想把這個項目推進到國家的“十三五”規劃中。按照目前這個勢頭,項目寫進“十三五”也是有一定可能的。
建橋或建隧道目前尚無定論
煙臺方面的專家介紹,目前國家對建海底隧道還是建跨海大橋還沒有定論,而部分媒體在報道時用了肯定的語氣,認為這件事已經決定了。真實情況并不是這樣。
早在1992年構想就被提出
建設渤海跨海通道的構想早在1992年就由煙臺的幾位專家學者提出來了。多年來,全國的很多機構、組織和學者,也就這個構想做了持續的研究和努力。所以,這個項目受社會關注也是正常的,而國家也將它寫進了很多規劃中。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中有提到這個項目;國家發改委批復的一個山東省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方案,里面有兩次提到;國家海洋局發布的全國海洋功能區劃中有提到;山東和遼寧兩個省的“十二五”規劃中也有提到。
業內估計,渤海跨海通道的回報將是綜合的、多方面的。跨海通道在建設過程中,由于對投資、工程、機械、設備、建筑材料、勞動力等各方面的巨大需求,將帶動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最終會推動經濟快速增長和國民收入的顯著增加。
跨海通道建成后,從煙臺到大連,最多只需要40分鐘。而由于渤海海峽的阻隔,目前往來于山東和東北之間的鐵路、公路只能繞行山海關,路程均在1600公里以上。即使2006年煙臺和大連實現了鐵路輪渡,來往于兩地之間也需要至少6小時。( 來源: 中國公路網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