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二戰期間山東籍被擄勞工 通過法律途徑尋求對日索賠
新華社濟南電(記者 劉寶森)二戰期間被擄往日本的山東籍勞工及其遺屬目前正焦急地等待著國內司法部門正式受理他們對日索賠的訴訟請求。相關司法人士表示,國內有多地勞工及遺屬對日本加害企業提起訴訟,為確保完整性,他們的訴狀可能將統一移交北京的法院受理。
今年4月15日,700多名山東被擄往日本的山東籍勞工及其遺屬聯合向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遞交民事訴訟狀,請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公司煙臺三菱水泥有限公司和三菱商事(青島)有限公司賠償包括原告代表人在內的受害勞工及遺屬每人100萬元人民幣;在中國國內主流媒體刊登書面謝罪聲明,向原告賠禮道歉并深刻反省;在濟南或青島建立紀念碑或紀念館等。
中國受害勞工法律援助團執行團長、山東鵬飛律師事務所主任傅強說,這次中國受害勞工在國內對二戰期間日本加害企業提起訴訟,以中國法律為依據,由中國法院管轄,大大增加了大家勝訴的信心。
據傅強介紹,三菱材料公司是日本侵華期間眾多奴役中國勞工的日本企業中的一個。他們狀告的兩家公司雖然不是當年的加害企業,但與設在日本總部的三菱材料公司具有法律上的“血緣關系”,均是日本在華獨資企業。
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至1945年日本正式投降,中國共有近4萬名勞工被強行抓到日本做苦役,期間一些人受盡迫害,導致大約7000人死亡。此間,日本共有35家企業的135個作業點強擄和奴役中國勞工。
而在國內提起訴訟的不只有山東籍勞工,今年3月18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了二戰期間被強擄至日本的中國勞工和遺屬訴日本焦炭工業株式會社和三菱綜合材料株式會社一案,成為國內立案的首例。3月26日,河北勞工幸存者和家屬也向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遞交訴狀,起訴日本加害企業和日本政府。
中國被擄往日本勞工聯誼會執行會長劉煥新說,目前山東籍有據可查受三菱材料公司加害的勞工有700人,但很多勞工已不在人世,這段歷史的見證者越來越少。他感到有責任推動盡快解決這個問題,讓活著的老人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勝訴的希望。
上世紀90年代,中國受害勞工就開始對日訴訟,但至今日本受理的多起訴訟案無一勝訴。傅強表示,中國受害勞工歷經十余年的維權道路,經歷大于結果。他們的維權進程和斗爭向世人,特別是向中日兩國青少年揭露了那段歷史是怎么發生的以及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