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9月2日訊(記者 李淼)9月2日上午10點,濟南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文化執法局)黨委書記、文廣新局局長劉程華,市文廣新局(文化執法局)黨委副書記、市文化執法局局長李守海帶領市文廣新局(文化執法局)有關負責同志到12345市民服務熱線接聽電話,并通過12345短信平臺與市民互動,就第三屆非遺博覽會籌辦、文化惠民活動、藝術創作生產以及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等方面工作與市民進行了溝通交流。
齊魯網記者了解到,濟南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積極部署開展網絡文化、娛樂演出、廣電傳媒、新聞出版和“掃黃打非”等重點領域的文化市場監管任務,立案查處違規經營單位70余家,結案60余件,警告違規經營單位40余家次,舉辦了“2014年山東省暨濟南市侵權盜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銷毀活動”,現場展示并銷毀侵權盜版及非法出版物15萬余件,促進了文化市場的健康發展。
中國非遺博覽會10月在濟南舉行
據悉,繼2010年承辦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后,今年10月11-13日,第三屆非遺博覽會將在濟南市舉辦。本屆博覽會由文化部、山東省政府主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山東省文化廳、濟南市人民政府承辦,博覽會以“非遺:我們的生活方式”為主題,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交易、創意衍生品和非遺保護創新成果展示、整體性和生產性保護成果展示為主要特色。
博覽會期間將集中組織舉辦8項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示交易;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劇(節)目惠民展演;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意衍生品、非遺保護創新成果推薦項目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對接洽談和交易簽約會;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高層論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交流培訓;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校園展示;對參加博覽會的優秀產品和項目進行表彰,并選擇一臺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劇目進行展演。
老舍舊居自開放以來已接待游客5萬余人
據濟南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介紹,老舍舊居自開放以來,紀念館已接待游客5萬余人。
老舍舊居位于市中區南新街58號。1931年至1934年老舍任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文學主任兼文學教授期間,曾在此居住,期間相繼創作了《大明湖》、《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趕集》、《濟南的冬天》等7部長篇小說、24部短篇小說、41篇散文和雜文以及20首詩作,翻譯了大量的外國文學作品。在這里居住的三年,是老舍先生創作生涯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時期。老舍先生對濟南感情極深,稱為“第二故鄉”。1999年老舍先生誕辰一百周年之際,濟南市人民政府將該院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山東省人民政府又將其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為使老舍舊居得到妥善保護,濟南市文廣新局廣泛聽取社會意見,參考了多地做法,于2012年年底將老舍舊居購歸國有,并于2013年10月正式啟動老舍舊居修繕保護工程。經過數月精心施工,對正房、東西廂房、大門、影壁、二門、院墻等分別進行了修繕,恢復了老舍先生上世紀三十年代在此居住時的建筑式樣。在修繕施工的同時,市文廣新局組織開展了老舍舊居資料征集,并制定了陳列展覽設計方案。經過緊張的陳列布展工作,2014年 6月14日文化遺產日當天,“濟南老舍紀念館” 正式對社會免費開放,中央電視臺等新聞媒體進行了報道。該館以老舍先生在濟南的生活創作為主題,分成“人民藝術家”、“老舍在濟南的足跡”、“老舍筆下的濟南”,以及復原景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