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抗日戰爭勝利69周年前夕,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在295名著名抗日英烈中,國民革命軍的著名烈士占三分之一,其中有山東籍的著名抗日英烈張自忠、趙登禹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個敵后抗日根據地中,山東抗日根據地犧牲的烈士,被列入著名抗日英烈名錄中的人數最多,共計42名,他們是(按犧牲年代順序):
楊靖遠(1902―1938) 八路軍冀魯邊軍區津南軍分區司令員
理 琪(1908―1938) 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3軍司令員兼軍政委員會主席
韓明柱(1913―1938) 八路軍膠東抗日聯軍指揮部副指揮
馬耀南(1902―1939) 八路軍山東縱隊第3支隊司令員
牟光儀(1900―1939) 中共膠東區黨委職工部部長
馬振華(1904―1940) 中共冀魯邊區津南地委書記
王立人(1910―1941) 八路軍第115師政治部敵工部部長
漢斯・希伯(1897―1941) 波蘭記者
劉子超(1906―1941) 八路軍山東縱隊政治部宣傳部部長
劉海濤(1907―1941) 八路軍魯中軍區司令員
孫春林(1906―1941) 八路軍膠東軍區南海軍分區司令員
朱毓淦(1906―1941) 中共山東魯中區黨委社會部部長
李壽齡(1918―1941) 中共山東清中地委書記
楊 忠(1909―1941) 八路軍第115師教導6旅政治部主任兼冀魯邊軍區政治部主任
陳 明(1902―1941) 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
辛 銳(1918―1941 女) 山東姊妹劇團團長
陳若克(1919―1941 女) 山東省婦女救國聯合會常務委員
林 鐸(1915―1941) 八路軍第115師衛生部政治委員
于寄吾(1915―1942) 八路軍膠東軍區第3軍分區政治委員
石景芳(1910―1942) 八路軍冀魯邊軍區第1軍分區司令員
孫伯龍(1903―1942) 八路軍魯南軍區副司令員
李永安(1912―1942) 八路軍冀魯邊軍區第3軍分區司令員
李竹如(1905―1942) 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秘書長
李貞乾(1903―1942) 湖西行政公署專員
杜子孚(1916―1942) 八路軍冀魯邊軍區第1軍分區政治委員
汪 洋(1913―1942) 八路軍魯中軍區第1軍分區政治委員
陸升勛(1907―1942) 八路軍膠東軍區副司令員
洪振海(1910―1942) 八路軍魯南鐵道游擊大隊大隊長
鐘效培(1914―1942) 中共中央山東分局青年運動委員會書記
夏云超(1917―1942) 八路軍膠東軍區衛生部部長
孟昭煜(1918―1943) 八路軍魯南獨立支隊政治委員
符竹庭(1912―1943) 八路軍濱海軍區政治委員
黃 驊(1911―1943) 八路軍冀魯邊軍區司令員
魯寶琪(1913―1943) 八路軍魯中軍區敵工部部長
馬曉云(1906―1944) 八路軍渤海軍區第6軍分區副司令員
王克山(1919―1944) 八路軍膠東軍區第5旅13團2營4連2班副班長
任常倫(1921―1944) 八路軍膠東軍區第5旅14團1營5連3排副排長
何萬祥(1915―1944) 八路軍第115師教導2旅6團2連連長
陳寶風(1925―1944) 八路軍山東渤海軍區民兵飛行爆炸組組長
馬立訓(1920―1945) 八路軍魯南軍區第1軍分區3團1營1連2排排長
張洪儀(1912―1945) 八路軍魯南軍區獨立支隊政治委員
曹世范(1924―1945) 八路軍魯中軍區第1團1營2連副排長
5個抗日英雄群體是:
謝晉元等八百壯士(1937)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8師524團
冷云等八名女戰士(1938) 東北抗日聯軍第2路軍第5軍婦女團
狼牙山五壯士(1941) 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1團7連6班
馬石山十勇士(1942) 八路軍膠東軍區第5旅13團7連6班
劉老莊連八十二烈士(1943) 新四軍第3師7旅19團2營4連
民政部公布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的公告說:“中國軍民在亡國滅種威脅的危難關頭,前赴后繼、浴血奮戰、英勇抵抗,以血肉之軀筑起了捍衛民族尊嚴的鋼鐵長城,用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無數英烈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維護世界和平與國際公平正義,舍生取義、壯烈犧牲,他們的英雄業績永載史冊,他們的崇高精神萬古長青。”
(北京八路軍山東抗日根據地研究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