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9月12日訊(記者 于瀟瀟)去年9月19日,濟南首次發布空氣質量預報,到現在已近一年。不少市民發現,這一年里,“氣質”預報經受住了考驗,準確率還挺高。大眾網記者從濟南環境監測中心站了解到,未來,濟南“氣質”可能實現“跨級預報”。
氣象條件起決定因素 濟南或將實現“跨級預報”
從去年9月19日開始,不少市民查看天氣時,開始習慣關注一下第二天的空氣質量情況。當天下午16點,濟南正式對外發布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下的空氣質量預報:20日濟南的空氣質量指數為良,首要污染物為PM10。20日的數據顯示,預報準確。
大眾網記者了解到,每日環境空氣質量預報工作由濟南市環保局與濟南市氣象局聯合發布,依托空氣質量數值預報模型,綜合考慮實際的污染源排放數據和第二天的氣象過程,利用計算機軟件模擬污染物的大氣物理過程和化學反應,實現對環境空氣中各種污染物濃度的預測。內容包括首要污染物類別、空氣質量指數級別、空氣質量指數類別、對健康影響情況及建議采取的措施。
“影響氣質的首要因素是污染源,而起到決定因素的是氣象條件。”濟南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大氣自動科科長呂波告訴記者,經過近一年的實戰,監測站在氣象與環境相互影響方面積累了經驗。
大眾網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國多個城市都開展了空氣質量預報,比如上海的空氣質量預報分為夜間、上午和下午三個時段,在標明空氣質量等級的同時還預測該時段的AQI值是多少。對此,呂波告訴記者,空氣質量是一個變化的過程,比如早上可能是重度污染,但是中午來了場雨,就變成了輕度污染。“現在國家監測總站建議對空氣質量進行分級預報,將一天中空氣質量變化過程描述出來。”
頻繁發“預警”可能影響正常生產生活
隨著采暖季的臨近,濟南的“氣質”壓力會越來越大,重污染預警也開始出現。而讓市民不解的是,去年冬季,濟南市只發布過三次重污染預警,似乎和時不時就要殺過來的霧霾不成比例。“為什么整天都是霧霾,但是發布的重污染預警卻這么少呢?”
“除了24小時的空氣質量預報,我們還要對72小時的氣質狀況進行預測。”呂波告訴大眾網記者。《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中的重污染天氣是指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大于200,即空氣環境質量達到重度(含)以上污染程度的大氣污染。其中,將重污染天氣預警等級分為黃色、橙色、紅色。
濟南市明確,當預測連續3天(含)以上發生重度污染天氣時(200﹤AQI≤300),發布黃色預警;當預測連續3天(含)以上發生嚴重污染天氣時(300﹤AQI﹤500),發布橙色預警;當預測1天(含)以上發生極嚴重污染天氣時(AQI=500),發布紅色預警。
“只有預測霧霾持續時間較長的時候才能啟動應急預警,有時霧霾持續時間并不是很長,達不到應急條件。”濟南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更重要的是一旦啟動應急響應,就會涉及各個方面,企業要限產限排,車輛要限行,影響比較大。如果頻繁發布應急預警的話,正常的生產生活可能就無法正常進行下去。
濟南將再增14個空氣質量監測點
目前,濟南市有16個空氣監測子站,基本都在繞城高速范圍之內,比較集中。而隨著城區范圍的不斷擴大,濟南將再增設14個空氣質量監測點。
呂波告訴記者,下一步將在濟南濟陽、商河、平陰和章丘各新增兩個空氣質量監測點,市區奧體中心和彩石鎮附近也各增加一個,今年濟南市還在與德州和鄒平交接處處新建了兩個空氣監測點以監測跨界污染問題。另外兩個監測點的位置還沒有確定。據介紹,濟南環保部門正在對硬件進行升級改造,以提高預報的準確性。另外,由于污染源在氣質預報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監測站還對濟南市的污染源清單進行了調查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