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濟南9月24日訊 山東省政府采購累計完成5728.33億元,連續5年位居全國第三位;累計節約資金865.89億元,相當于2004年全省地方財政收入。今天上午,省財政廳發布了《政府采購法》頒布12年來,我省政府采購工作的開展情況。
據省財政廳副巡視員陳祥志介紹,自2002年《政府采購法》頒布以來,全省政府采購額年均增長30%以上。其中,去年達到1248.91億元,是2002年的23倍;執行政府采購預算相當于當年全省財政支出的21.1%,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去年全省政府采購節約資金161.59億元,是2002年的14倍。據統計,今年1-8月,省本級已簽訂政府采購合同86.51億元,同比增長21.6%,節約資金5.71億元,其中財政預算資金3.08億元。
12年間,我省政府采購范圍快速擴大,由最初的辦公用品,拓展到農用機械、防汛救災物資、醫療器械、維修保障服務等,覆蓋了政府活動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工程類政府采購快速發展,去年達到875.43億元,占當年政府采購總額的比重達到70.1%,比2002年的20.9億元增長了40多倍。同時,民生類政府采購項目日益增多,中小學免費教材、農家書屋、良種補貼等,成為政府采購支持社會事業發展的新著力點。
“政府采購不僅注重采購過程,更注重通過采購結果發揮財政資金的調控和引導作用。”陳祥志說,隨著規模和范圍的不斷擴大,我省政府采購的政策功能也逐漸顯現,引導產業結構調整的作用也日益突出,特別是在促進節能環保產品采購、支持本國產品、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在技術和服務等滿足采購需求的前提下,優先采購節能環保產品,去年全省采購節能環保產品309.88億元,占同類產品采購總額的93.9%,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嚴格控制進口產品采購,去年全省進口產品采購額占政府采購額的0.8%,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5個百分點。在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方面,通過預留預算、價格扣除、聯合投標、取消資本金限制等多項措施,鼓勵中小微企業積極參與政府采購,去年全省中小微企業采購占比為81.9%,比全國平均水平高5.9個百分點。同時還相繼開展政府采購信用擔保和政府采購合同融資業務,通過降門檻、低利率提供投標、履約和融資擔保服務,降低中小微企業參與政府采購的成本,增加參與政府采購的機會。
在政府采購中,我省探索創新了多項舉措。實施采購“直通車”制度,政府采購預算只要做到項目完整、數額準確、要素齊全,經批復后即可直接交由代理機構付諸執行。推出“預采購”制度,對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預算項目、整體跨年度項目、全省統采的轉移支付項目等實行提前采購,待預算指標正式批復下達后,以預采購結果再簽訂合同。連續兩次大幅度優化《省級政府集中采購目錄》,提高了政府采購限額標準、小額零星采購標準和公開招標數額。實行由省財政主導或者主管部門統一組織政府采購,各使用單位分別簽訂政府采購合同的“統招分簽”制度,初步形成了全省一盤棋的“大采購”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