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檔案館24日公布潘溪渡戰斗的抗戰檔案資料。潘溪渡是抗日戰爭時期我軍進行的一次圍點打援、設伏圍殲的典型戰例。這次勝利,打出了八路軍的威風,振奮了魯西廣大群眾,動搖了敵偽的軍心。
本報記者 高擴 通訊員 孫學干
零下十幾度,我軍隱蔽開進預伏地區
潘溪渡位于山東鄆城縣城西北。日占時期,鄆城駐日軍三十二師團1個大隊和偽軍500余人,并在侯集常駐日軍1個小隊,偽軍2個中隊。鄆城日軍自恃武器精良,常出城對我根據地進行野蠻地燒殺搶掠。各據點的日偽軍外出一旦遭我打擊,鄆城日軍便派兵前來增援。日偽軍進攻,給抗日根據地造成很大困難。
為鞏固擴大魯西抗日根據地,1940年底,魯西軍區司令員楊勇、政委蘇振華召開會議,決定采用“圍點打援”的戰法,圍殲鄆城出援之敵。
1941年1月7日夜,八路軍冒著攝氏零下十幾度的嚴寒,隱蔽開進預伏地區。戰斗的具體部署是:以魯西軍區特務營和地方游擊隊圍攻侯集據點,吸引鄆城日偽軍出兵增援,以主力七團位于侯集至鄆城間敵人必經之堿場店地區公路兩側,布成袋形陣地,伏擊援敵。
露云梯故作強攻狀,引得日軍忙求援
8日零時,魯西軍區特務營對侯集據點發起圍攻。我軍故把攀墻云梯暴露出地面,擺出拔敵據點的陣勢。同時魯西軍區“在華日人反戰同盟”支部負責人水野清夫竊聽日軍,得悉侯集敵人向鄆城告急,鄆城敵人命其堅守,即刻出動日軍1個中隊和偽軍1個大隊,汽車4輛,攜九二式步兵炮前往增援。
8日11時,鄆城出援的日偽軍,沿公路進至堿場店南4華里的潘溪渡以西時,停止前進,在確信村內無埋伏后,繼續上路。偽軍前頭開路,日軍主力乘車居中,炮兵尾隨。13時許,偽軍大部進入我二營伏擊區,僅剩尾隨的炮兵尚未進村。此時,一個騎馬的日軍對埋伏的我軍似有察覺,立即掉頭回竄,日軍主力停止行進,準備退出村子。
敵情突變,已不能等待日軍鉆入我“口袋”再進攻,七團團長發出了攻擊信號。我輕重機槍居高臨下對敵掃射,戰士們投出的手榴彈在敵群中紛紛開花。火力掩護下,戰士們端起刺刀沖入敵群。敵人頓時陷入一片混亂,紛紛向村東野泊地里潰逃。
日軍潰亂奔逃被一一殲滅
越過堿場店的敵先頭部隊,聽到槍聲后向村內回竄。我七團參謀長程正杰帶領二營,由郭垓、秦集跟蹤追擊,團政委楊俊生帶領三營,由侯鋪、樊樓迅速搶占了堿場店村東大堤,對逃到野泊地里的敵人主力展開側擊。七團各營緊密配合,形成對敵四面合圍的有力攻勢。
我軍戰士與敵人短兵相接,展開激烈的肉搏戰。潰亂中的敵人,無力招架,死傷過半,汽車均被摧毀。殘敵30余人,倉皇逃至堿場店東南方大堤,搶占大堤上的一座龍王廟。我三營迅速追至大堤西側,一營也隨即前來配合,再次形成對敵人的包圍。經過一場拼殺激戰,至17時許,全殲龍王廟之敵。
當戰斗在堿場店打響時,尚未進村的敵炮兵見主力遭到伏擊,就倉皇打了幾炮,便撤至大堤東南,沿公路向潘溪渡方向奔逃。這時,從西北包抄過來的二營立即猛撲過去,窮追不舍。搶先插入潘溪渡的旅騎兵連已切斷了敵人的退路。敵人炮兵在潘溪渡村北被圍殲,九二式步兵炮被我軍繳獲。在我圍殲敵人炮兵的戰斗臨近結束時,鄆城再次出援的日偽軍,趕到了潘溪渡南側。我嚴陣以待的旅騎兵連和二分區特務連進行阻擊,擊斃敵20余名,殘敵敗退,撤回鄆城。
圍點打援,巧設伏兵的潘溪渡殲滅戰,共殲日軍160余人,偽軍大隊長以下130余人,焚毀汽車4輛,繳獲九二式步兵炮1門、重機槍2挺、輕機槍6挺、馬步槍190余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