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網10月10日訊(記者 張雯婷)記者從山東省發改委了解到,由省發改委牽頭組織編制的《山東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近日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是山東首部綜合交通發展規劃,它提出,到2030年,“三橫四縱”綜合運輸通道全面建成。
2013年,山東綜合交通網規模達到26.7萬公里,完成客運量27億人次,全國第三,貨運量34.5億噸,全國第一。
但是,山東交通基礎設施也面臨不少問題。一是起步建設早,但標準不高。目前,全省雙向六車道及以上高速公路僅占通車里程的15%,遠低于江蘇、廣東40%的比重;膠濟客專平均時速160公里,與新建客專300公里標準差距較大。二是網絡密度高,但運輸能力不強。我省綜合交通網、公路網、鐵路網密度分別是全國平均密度的3.6、3.6和2.9倍,但主要路段運輸能力無法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部分鐵路能力幾近飽和,高速擁堵等問題不容小覷。
此外,山東運輸方式齊全,但銜接不夠緊密,受機制體制等因素影響,不同運輸方式發展自成一體,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城市交通樞紐大多獨立、分散建設,既“不在一起”,更“不在一體”。“三橫三縱”網絡骨架初具,但發展不夠均衡,濟青、京滬通道發展較好但能力幾近飽和,其他通道能力相對單薄:東西向通道難以有效支撐東中西協調發展,也制約了港口腹地拓展;南北向通道影響了山東與環渤海、長三角融合協同發展。客貨運量大,但各種運輸方式分擔不夠合理,客運結構性矛盾尤為突出。
《規劃》指出,預計2020年,全省客運量將達到32億人次、貨運量39億噸,分別是2013年的1.2倍、1.1倍;2030年客運量將達到37億人次,貨運量43億噸,分別是2013年的1.4倍、1.2倍。運輸總量、需求結構與通道需求等均發生變化。
在此基礎上,《規劃》提出了山東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的總體目標:
2020年,“三橫三縱”綜合運輸通道基本完善,雙核輻射城際交通骨干網初步構成;“四縱四橫”貨運鐵路網、“五縱四橫一環八連”告訴公路網全面完成,快速客運鐵路網建設全面啟動,京杭運河東平湖以南段改造完成,油氣管網基本形成,濟南、青島綜合交通樞紐率先建成,主要港口功能明顯提升,地區性港口初具規模,機場布局基本形成,多層次、一體化綜合交通網初步建成。
2030年,“三橫四縱”綜合運輸通道全面建成,全省快速客運鐵路網、雙核輻射城際交通網基本建成,普通鐵路網、高速公路網、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網、油氣管網更加完善,“一縱三橫”內河航道網絡初步形成,城市綜合交通樞紐、港口和機場布局基本完善,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綜合交通網。
屆時,省會濟南兩小時內可通達各設區市,兩個半小時內通達周邊省會城市;濟南、青島實現一小時通達;各設區市與其所轄縣(市、區)基本實現一小時交通圈;所有縣(市、區)、港口、機場等規劃節點30分鐘進入高速公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