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開始,促進半島地區一體化就成為今后的發展大勢。國內不少專家認為,繼珠三角、長三角的外向型經濟率先發展之后,環黃渤海地區會成為下一輪外資投放和地區經濟增長的重點,有望成為中國沿海板塊、乃至東北亞地區極具影響力的經濟隆起地帶。《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為此提出,半島地區要按照交通同網、市場同體、環境同治、產業聯動、信息共享的要求,加強區內統籌協調,構筑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區域發展新格局。強化在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合作,統籌基礎設施布局與建設。
但截至目前,城鐵沿線地區的鐵路客貨運輸由膠濟鐵路、藍煙鐵路、桃威鐵路承擔。進入煙臺市的只有藍煙鐵路,藍煙鐵路長184公里,技術標準較低,客車平均旅行速度僅為57公里/小時,不能滿足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桃威鐵路則是威海市自行修建的地方鐵路,全長138公里,技術標準較低,至今每天僅開行4對列車。從青煙威三地現有的交通格局來看,青榮城際鐵路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發達國家的發展經歷證明,軌道交通的發展在引導城市結構改變方面曾發揮了極大作用。城際鐵路有利于城市、區域間的有機協調合作,以及城市群投資環境的改善,使得人才、信息流借“線”匯聚,商貿服務搶搭城鐵快車,貨運 、旅游、房地產業借勢待發,各城市間將攜手實現在全省、全國乃至世界上的區位優勢戰略。青榮城際鐵路的建設,對膠東半島經濟發展帶來的深遠影響難以估量。
這是一條促進旅游資源整合的觀光線。青煙威同為濱海旅游城市,都擁有豐富的山海資源和廣袤的海岸線,都面臨著“旺季一房難求、淡季門前冷落”的季節反差。城鐵通車后,三地的交通往來更加快捷便利,旅游資源會自動融合、相互借力,形成更具特色的旅游產品。同質化嚴重的旅游景點將受到沖擊,只能進一步提升品質。半島地區的旅游功能將更加齊全,旅游服務進一步到位。
這也是一條縮短城鄉生活差異的民生線。半島地區城市群大多地處丘陵地帶,城區框架或依山或傍海,呈狹長型結構,可供拓展的空間有限。而城鐵修建所帶來的征地拆遷,無形中加快了城郊區域舊村改造的步伐,客觀上促進了沿線住房水平的改善。探訪城鐵沿線我們發現,一座座現代化的新型社區已經在各處拔地而起,居住型、養老型、度假型、投資型……林林總總,能夠滿足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的住房需求。隨著城鐵的開通,“工作于此、居住于彼”的雙城生活模式將就此開啟。
這更是一條拉動區域投資興業的聯絡線。在全國已經開通動車的城市群中,可以明顯地看到城市間商務活動進一步活躍,帶動休閑、購物、會展、文體娛樂、商貿等方面的互補合作,區域經濟協作發展日趨緊密。作為山東半島經濟發展的龍頭城市,青島市正面臨著產業轉移的重大抉擇,需要更廣闊的腹地來通盤謀劃。而城鐵沿線的部分欠發達城鎮,也亟需承接產業轉移帶來的紅利。同時,城鐵的開通將大大減少城市間生活成本,人員往來更加頻繁,對居民的觀念、生活方式等都將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