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5日電(胡曉)“雙11”臨近,除了各大電商網站積極應戰,快遞行業也進入備戰狀態。4日下午,在做客中國政府網在線訪談時,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表示:“我們判斷APEC期間京津冀這個區域都會受到一些影響,尤其在北京,可能個別用戶會受到時限延誤這方面的影響。”
“雙11”第六年 今年挑戰尤其大
從2009年至今,“雙11”促銷季已經連續舉辦六年,此活動也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比較成熟的消費模式。劉君總結了今年“雙11”的幾大特點:一是“雙11”高峰態勢要繼續延續。“預計今年‘雙11’從11月10日到11月17日7天時間快件總量突破5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近5成”,“按照這樣的發展態勢,預計最高峰那一天是在12日、13日,業務量要突破9000萬件,比去年同期增長40%左右的水平”。二是受阿里上市的市場激勵,以及9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對快遞業進行新定位的政策影響,今年的“雙11”尤其受到大家關注,“快遞服務能力的供需矛盾還是比較突出的”。第三個方面的特點是今年的“雙11”和北京即將召開的APEC會議時間重疊。快遞高峰遭遇單雙號限行,將對整個華北地區產生較大影響。總的來說,“這個‘雙11‘應該說是挑戰性比較大的‘雙11’”。
除此之外,去年11月底發生在山東的“毒快遞”事件讓很多人仍心有余悸。因此,對今年的"雙11"快遞業來說,除了保通暢,還要保安全。劉君對此表示:“針對今年的特點,我們在部署整個保障當中,核心的問題是要在確保網絡暢通的情況下確保安全”。
鼓勵錯峰發貨 緩解5億件快件
面對比往年更加嚴峻的“雙11”快遞形勢,劉君表示,國家郵政局制定了多條措施進行應對。一是強化“錯峰發貨,均衡推進”的工作機制。據國家郵政局預計,今年“雙11”期間,快件業務量或將突破5億件,最高日處理量或將達到9000萬件。面對如此大的訂單需求,必須要堅持和強化錯峰發貨的機制,有效化解承受壓力。其次是加強技術手段,國家郵政局將利用市場監管信息系統及電商的信息處理系統加強監測,針對一些重點城市、路向,區域提出強化措施,實現運力資源的有效配置。三是強化統籌調度,形成國家、省、市三級郵政管理部門三級互動,以及政府、協會和企業三維互動的保障機制。
從快遞企業方面看,為應對“雙11”,快遞企業也紛紛擴招員工。劉君介紹到,目前快遞員總量在120萬左右,擴招了將近20萬人。同時,今年以來,快遞企業布設的鄉鎮網點大約是5萬個左右,改擴建轉移中心100余處,增加作業場地將近190萬平方米,新增干線車輛1.2萬臺以上。在信息化方面,各家快遞企業從查詢系統、生產作業管理系統也都做了一些擴容和升級改造。
另外,快遞班列、快遞航空包括智能箱在今年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這對迎戰“雙11”也是一個有益的補充。
遇上APEC 快件到底要延誤幾天
對網友普遍關心的APEC會議召開對"雙11"期間快遞運輸的影響,劉君表示主要有四大影響因素:“第一個因素就是剛才我說的市內車輛單雙號,也包括快遞投遞的車輛要實行單雙號;第二是嚴格控制外地車輛進城,六環之內京外車輛不允許進城,包括北京所屬的大型貨車不允許進城,這樣我們整個快件進出會受到影響;第三個是空域的相應管制,我們有些快遞公司自己的貨運班機可能在一定時間之內也要受到一些影響;第四是為了應對APEC會議,北京強化了各個方面的管制,其中對我們來講相關的就是我們各種投送用的三輪車也受到一些控制。”
在劉君看來,按照往年“雙11”的發展規律,快件高峰期進入到北京應該是從12日、13日開始。但因為APEC會議的召開,北京市從本月3日開始就采取了單雙號限行政策,這就會導致3日到11日期間有大量的快件積壓,形成積壓以后再加上峰值的到來,最終加大疊加的壓力,增加快件延誤時間的不確定性。
據介紹,為了支持快遞工作,北京市政府在單雙號的基礎上為快遞行業特批了1500個通行證。但在劉君看來,盡管有地方政府的大量支持,單雙號限行政府還是對運能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對我們的運能,尤其是市內的投送還是影響40%左右”。
最后劉君強調,“大家一致認為在這其間的快遞服務首先是一項政治任務,保障服務的安全暢通對郵政行業來講是盡一份應盡的社會責任,所以說企業現在表態就是不惜一切代價要確保整個APEC期間郵政、快遞的服務,包括安全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