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務保障離不開硬軟件
開庭前,記者現場體驗了入庭安檢:身份核對、物品檢查、金屬探測、收取手機……程序雖然繁瑣,但法警們動作很麻利;安檢門、X光機、金屬探測儀,各種高科技設備“各司其職”。
“以往的庭審曾經出現過旁聽人員試圖攜帶違禁物品進入法庭的情況,如今經過這套規范安檢程序,基本能提早發現。今天這個案件特殊,旁聽人員多,庭審安檢作為第一道關卡,絕不能有絲毫馬虎。”任樹強告訴記者,除了要求法警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過硬的技能本領外,高科技裝備發揮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記者注意到,每名負責押解被告人的法警右肩上,都佩戴著執法記錄儀。據了解,該設備能夠進行錄音錄像,既規范了法警執法,又動態監控押解過程。
近年來,山東法院始終將勤務保障工作放到司法警察隊伍建設的大局中,不斷加強硬件裝備投入,提升隊伍實戰能力。目前,全省法院各級警隊的必配裝備配備率達100%,可配裝備配備率達95%以上,安全設施合格率達90%以上。
加強硬件建設的同時,山東各級法院不斷加大軟件投入,開展警營文化建設,以此增強法警職業認同感和榮譽歸屬感。
在煙臺中院,記者看到,書畫室、休閑室、娛樂室等一應俱全,使法警在工作之余,能夠修身養性。同時,該院還定期組織法警參觀院史館、榮譽室,增強他們對自身價值的認同感。
“山東是經濟、人口大省,近年來全省法院年均審理案件不斷增長,如何適應形勢變化,確保長期警務保障安全無重大責任事故,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張成武說,四大能力建設雖功能各異,但卻相互促進、相互輔助、相互融合,共同推進了司法警察隊伍實戰能力提升,確保警務安全保障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