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士花:
我們也剛來,我們也不知道。
記者:
你在這里工作多長時間了?
劉士花:
差不多一年了吧。
記者:
你在這工作一年時間,在這里都沒有接受過相關(防火逃生)的培訓是吧?
劉士花:
嗯,沒有。
解說:
沒有接受過逃生培訓,也沒有使用救生設備,在漆黑的火場、熊熊燃燒的幾分鐘里,一些工人是從廠房大門逃出,一些人是從窗戶跳了出去,但最終還有18人沒能逃出火場。
白巖松:
水火無情,任何僥幸心理當它如果出現了水和火嚴重的這種災難的時候,這種無情的結果就會呈現出來。我們來看看在壽光的發生火災的這個過程,其實這個包裝車間是挨著冷庫。因為洗完了胡蘿卜包裝完了之后要放到冷庫里儲藏。但是昨天這個火災是從冷庫里頭先出現了火點,然后影響到包裝車間,最后造成了嚴重人員傷亡。
其實現在的信息還不能說是非常的完整,接下來我們請出一位專家,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的研究院的副教授孫占輝,孫教授您好。
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副教授 孫占輝:
您好。
白巖松:
其實現在的信息還不能說很完整,但是這里有這樣的幾個雜亂的信息,第一個我們剛才的記者明確的告訴我們,從皮膚的角度來說死因并不是說有很大的燒傷,那初步判斷有可能是窒息。那接下來就是它的保溫的材料,那么保溫的材料一旦燃燒的話,容易產生濃煙,另外它是有毒性的氣體。這樣一些拼湊的信息拼接起來,你怎么分析這場火災的可能。
孫占輝:
現在的原因可能要等,真正的原因肯定要等火災調查結果。我個人覺得這個原因有可能,因為里面有電,可能是電器引燃,或者是它里面的機械裝置摩擦產生的火花,也不排除是個人的人為原因可能不小心留下的一些火種隱患。
白巖松:
但是對于這個,剛才您可能也聽到,在短片里頭他們接受的就是,幸存者接受采訪的時候,工作一年多也從來沒有接受過任何的這種,比如說面對火災逃生的這種訓練、培訓等等,這里是否存在著一種僥幸心理?
孫占輝:
這個是肯定的,他們可能認為洗蘿卜這種車間應該也不會發生火災,可能就存在這種僥幸的心理。
白巖松:
在這個新聞的發生,你看的這個過程中,讓你擔心,讓你覺得應該改變的東西都有哪些?
孫占輝:
我看到這個網上的照片,包括剛才片子里的照片,就是它的這個生產車間里邊是傳送帶、胡蘿卜,還有包裝紙箱,已經堆滿了。工人本身工作空間就很小,那么留給他們疏散的通道也很狹窄。這種情況下導致一旦發生火災之后,車間里邊的工人很難在短時間內疏散到車間的出口。
另外我看報道里面說,火災之后車間里邊漆黑一片沒有照明,說明這個車間里邊肯定是也沒有安裝應急照明裝置。人們憑著感覺往外跑,那說明車間里邊也沒有設置疏散指示標志。這些都是消防法規里邊規定,在車間里應該要配置的設施,我覺得這個可能是比較嚴重的問題。
白巖松:
沒錯,接下來我們自然要關注的不僅僅是這一起火災。其實壽光是中國絕對的蔬菜之鄉。剛才我們可能也已經通過短片包括知道,有很多人看新聞可能知道了,壽光的胡蘿卜也是絕對占全國的這種重中之重。接下來我們就關注這樣一個蔬菜之鄉,同時有很多這樣的食品的加工廠,并不一定很大,但是出了這樣一個火災,該敲什么警鐘呢?
解說:
“賣給老外的胡蘿70%源自壽光化龍”,這是火災發生前兩天,《壽光日報》登出的文章。壽光市化龍鎮裴嶺村,中國胡蘿卜第一鎮基地中心。裴嶺村通過批發市場,每年銷往世界各地的胡蘿卜約15萬噸,占全國出口量的70%。龍源食品公司,就是這里的一家大廠,公司的網站資料顯示,這家有15年歷史的企業,從國外引進生產設備,每種產品都按ISO國際體系標準進行生產,獲得榮譽眾多,包括“行業龍頭企業”等。而這樣的企業,在裴嶺村還有20多家。
胡洋:
整個鎮里這個胡蘿卜的畝數,一共是18000畝。我們今天走訪了,這次著火的這個廠子周圍附近的三家企業。他們都非常的忙碌,就是在這個廠房門前都停著大型的集裝車,工人正在往這個車上運送這些胡蘿卜。這樣的一些車間大部分都是人員比較密集的車間,人員非常多,而且它的周圍擺放的東西也很雜亂。有一些塑料袋,還有一些木頭,這樣的一些比較易燃的物品。
解說:
每年10月到12月,是胡蘿卜第二茬收獲時間,如今,正是加工廠忙碌的時候,F實中,他們的消防安全措施又是怎樣的呢?
胡洋:
我們走訪的這幾家生產企業,在這個現場我們看到的是一些請勿吸煙,嚴禁吸煙,違者罰款500塊錢這樣的標語。但是像這種消防拴,或者是消防器材這樣的東西,我們是沒有看到。那我就問他,那你們對這種安全的意識有沒有,你們知不知道逃生。他們就說那就是躲著煙跑就行了。像對這次事故,我問他們你們了不了解這一次事故傷亡這么大,他就說我們這兒特別安全,我們這兒肯定沒有問題。
解說:
而龍源食品公司所在的壽光市,是有名的“中國蔬菜之鄉”, 擁有全國最大的蔬菜生產和批發市場,不僅銷往全國各地,還遠銷國外。每年,這里還會舉行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
去年年底,壽光就發出《關于進一步做好集貿市場消防安全大檢查工作緊急通知》,要求各類棚室、集貿市場等人員密集場所進行一次摸底、排查,消除火災隱患;今年6月,壽光市啟動“火災隱患排查整治百日集中行動”,其中提到消防工作關鍵是隱患排查和整改,防患于未然,并開設了火災隱患舉報電話。
消防檢查員:
卷簾機上的線,全部都撤下來,或者用繩,或者用膠帶固定一下,一定要做到沒有任何安全隱患就行了。
解說:
遺憾的是,就在今年6月14日,在壽光的一個蔬菜基地,因為壽光農民焚燒秸稈引起大火,導致蔬菜大棚的薄膜和框架被燒的支離破碎。
白巖松:
中國人常說一句俗叫“蘿卜快了不洗泥”,但是洗胡蘿卜快了可不能不防火。那么壽光還有以及壽光之外的很多地方,都有很的類似的這種也許規模算不上特別大的食品加工廠。這件事情如何敲響這一類型的企業防火的這種警鐘?
接下來我們還是要連線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的副教授孫占輝。孫教授您怎么看待類似的規模也許不是特大,但是這樣的一些食品加工廠,包括一些小的企業,他們該去改進什么,您覺得他們是有一些漏洞,是錢的因素還是人的觀念的因素?
孫占輝:
http://d2.sina.com.cn/pfpghc/f98fa03335634113ac7c67fc55726f87.jpg
我覺得他們現在普遍可能就是安全設施不是很完備,很多中小企業最基本的安全設施都沒有上。另外企業里面,從管理者到生產一線工人的安全意識都不是很強,我看他們普遍都沒有接受過安全培訓,很多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識得沒有掌握,這樣的話肯定給企業留下了一個很嚴重的消防隱患。特別是很多企業他們生產任務重的時候,安全工作就常常被放在第二位了。我們現在知道安全應該高于一切,應該放在第一位,但是有的很多時候安全工作就為生產工作讓路了。
這個原因我覺得有錢的原因,應該也有人的原因,整個的這種安全的事情肯定還是要綜合起來來談,一方面是加入投入,另一方面要提高本身這個人的安全意識,這樣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白巖松:
好,非常感謝孫教授帶給我們的解析。其實我們看到也許很多在消防的時候,重點會關心中型企業或者是大型企業。但是壽光的這家企業,這起嚴重的火災卻給我們提了這樣一個慘痛的醒,那就是小企業也會有大傷亡。在這種小企業里頭如何去把這樣的防火的理念去真正貫徹到實處呢?每年的11月9日是消防日,可不是發出了火災的警報,而應該是提醒人們防止火災的發生。第七天有火災,第八天又有火災,我們這七上八下的心什么時候才能夠平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