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區一個供暖季成本就得幾百萬
寒假,對于高校來說,每放一天都是一筆“實惠賬”。有知情人士分析,2006年前后,很多高校剛剛搬入大學城,拉長寒假主要為了控制成本。2006年就有相關媒體報道,當時山師后勤處一位工作人員算過一筆賬,該校長清校區當時的供暖面積達到了25萬平方米,平均一天的供暖費就需要八九萬,一個供暖季下來400萬打不住。記者從濟南熱電總公司獲悉,目前長清大學城僅有3個學校實現了市政集中供暖,分別是山東女子學院、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和濟南幼兒高等?茖W校,這三個學校的供暖覆蓋面積為28.7萬平方米,而其他學校的供暖問題為自行解決,多數仍采用購買燃氣燒鍋爐的方式供暖,相比集中供暖,成本更高。
相比長清大學城,章丘大學城可能稍好一些,山財大、齊魯師范等多所院校已經實現集中供暖。章丘大學城一高校后勤處相關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該校區供暖面積為18萬多平方米,算是大學城里的供暖大戶,因為學校樓房的樓層比普通居民樓的要高,供暖成本也比居民供暖成本稍高一些,每平方米為28.9元,寒假期間,由于學生離校,學校的供暖處于低溫運行狀態,期間學校只需要交30%的供暖費用,但即便如此,一個供暖季下來,取暖費用也得在360萬左右。
“最近一兩年高校債務壓力好些了,剛建成新校區后那幾年基本上每個學校都多少欠點債!遍L清大學城一高校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早開學一天,就意味著多支出一天的水電氣暖費、班車費、教師崗位津貼、物業費等,所有加起來,一天的成本就得一二十萬。
大學擴招“叫! 教育欠賬仍不少
而拉長寒假現象其實只是大學擴招后的眾多連鎖反應中的一個。1999年,大學擴招首年,當年招生人數增加51.32萬人,招生總數達159.68萬人,增長速度達到史無前例的47.4%,在擴招之后的10年間,平均以每年30%的速度擴招,到2009年,擴招后的第十個年頭,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計劃已增至629萬。山東高校在校生1999年為18萬多,而2011年已達到170萬左右,最近3年也穩定在170萬左右。隨著學生規模擴大,很多高校走上了擴建的路子,F在放眼全國,幾乎沒有哪一個省級城市沒有一兩個甚至更多大學城,隨之而來的是貸款、負債……國家審計署2011年曾披露一個數據,到2010年底,全國1164 所地方所屬的普通高校負債2634.98億元。而根據2010年山東的統
計數據,當年山東省屬25所高校貸款余額為127億元。除此之外,擴招后,師資跟不上、大學生就業難等問題也時刻考驗著高校。
好在2012年,教育部發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其中規定,我國高校發展將穩定規模,保持公辦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規模相對穩定。這意味著從1999年開始的本科擴招終于“剎車”了。停止擴招后的教育發展背景也被很多人看好,隨著高校規模穩定,債務壓力逐漸減小,高校終究會回歸其合理的發展軌道,擴招所帶來的寒暑假等爭議也會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