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4月10日公布了《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規定》(征求意見稿)和《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征求意見稿)》,擬對移動電話、固話、無線上網卡用戶進行實名登記。這是工信部2010年力推手機實名制之后,首次擬以立法形式將電話用戶納入實名制。
上網卡首次要求實名
此前,盡管沒有法律明文規定,但在實際電信運營中,固話已經實現了實名制登記。而無線上網卡實行實名登記尚屬首次。
無線上網卡可以讓用戶在擁有無線電話信號覆蓋的地方讓筆記本等設備連接到互聯網,此前能通過三大運營商的營業廳、數碼店鋪以及淘寶網等渠道輕松購買,而在實名制后即意味著用戶在購買時需提供身份信息。
不出示證件不得入網
工信部在征求意見稿中稱:電信業務經營者為用戶辦理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含無線上網卡)等入網手續,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需要如實登記用戶提供的真實身份信息。
如果用戶拒絕出示有效證件,拒絕提供其證件上所記載的身份信息,冒用他人的證件,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證件的,征求意見稿規定,電信業務經營者不得為其辦理入網手續。
超4億用戶需補辦登記
上述規定還稱,此前未實名用戶也需要逐步進行補辦登記。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國占電話用戶八成的手機用戶達到11.12億戶。而三大運營商今年1月曾透露,全國約六成用戶已經納入實名管理。若據此推算,上述規定正式出臺后,將有4.4億以上補辦實名登記。
對于電信運營商來說,意見稿特別規定,如果電信業務經營者未依法登記、查驗和保護電話用戶辦理入網手續時提供的真實身份信息,將由電信管理機構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并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各方反應
電信:將落實實名制
中國電信稱,將進一步落實實名制,同時加強用戶個人信息保護。中國聯通相關負責人表示,暫未聽說收到這方面的通知,如果工信部對企業做出要求,中國聯通肯定會認真執行。中國移動則未對此作出回復。
用戶:擔心信息被販賣
在上海讀書的梁小姐于2011年9月份在一個路邊小店辦理了以182開頭的號碼。她始終未去營業廳登記。“如果任何一個卡號代辦點都能登記信息,則用戶信息很可能被販賣。”她說。
專家:不應一刀切都搞實名制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認為,實名制在推廣過程中要考慮用戶群的需求狀況,不要一刀切。曾劍秋說:“我認為實名制可以簡單化,能找到你這個人就行了,不需要填家庭住址,是否結婚等信息。只要身份證號或者駕照號碼就行。” (據《新京報》)
相關鏈接
電信及網絡實名制進程
●2008年1月
“兩會”召開,網絡實名制立法進程啟動。
●2008年8月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答復網絡實名制立法提案,雖未獲通過,但表示,“實現有限網絡實名制管理”將是未來互聯網健康發展的方向。
●2010年9月1日
電話用戶手機實名制正式實施。工信部當時規定,手機實名制工作將分兩個階段進行:從9月1日起對新增電話用戶進行實名登記;待相關法規出臺后,用三年時間做好老用戶的補登記工作。
●2011年5月
工信部表示,爭取盡早出臺互聯網管理、網絡信息安全、手機實名制等相關法律法規。
●2012年3月16日
新浪、搜狐、網易和騰訊微博共同正式實行微博實名制。
●2012年12月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為用戶辦理網站接入服務,辦理固定電話、移動終端等入網手續,或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布服務,應當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時,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