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網(www.stcn.com)04月24日訊
金價下跌促使大批內地游客來港買金,有人一出手就買幾十萬元,但返回時卻被深圳海關扣查。據星島日報報道,羅湖和皇崗口岸近日已查獲近十宗攜帶超額黃金(1422.60,13.80,0.98%)制品入境的個案,內地海關提醒,如超過50克黃金及金飾,就要向海關申報征稅,否則若被懷疑走私漏稅,要承擔法律責任。
除了日用品被內地游客搶購,近日香港金鋪亦人頭涌涌,柜臺金飾幾近搶購一空。有內地報道指,港澳的一克金價,比深圳便宜幾十元,來港買金成為深圳人討論的熱門話題。不過,皇崗口岸深圳海關負責人表示,旅客攜帶金、銀及其制品進境,應以自用、合理數量為限。在一般情況下,超過50克黃金及金飾就須向海關進行書面申報,超出自用、合理數量范圍,就會視同進出口貨物,要征稅才可放行。
以50克黃金換算,即約一點三両黃金,所以買幾條金鏈或一只龍鳳鐲,其實已經要申報。據了解,4月份以來,皇崗和羅湖口岸的深圳海關,已分別查獲六宗和三宗攜帶超額黃金制品入境,例如金鐲、金耳環、黃金吊墜、金鏈等,當局會視乎數量和判斷其是否有刻意藏匿金器,是否水客走私等,再決定如何處理。
有旅游界人士指內地客一直有來港買金,不過最近金價回落,購買數量特別多。香港旅行社協會主席梁耀霖說,內地團通常去紅磡或土瓜灣的珠寶店,都不是純金制品,多為K金,而且購買數量不多;反而是自由行到連鎖金行買金出手較闊綽,超額可能性較大。
旅議會主席胡兆英說,除非隨身行李太大件或可疑,被海關檢查,否則旅客用長袖或高領衣服遮掩金器蒙混過關,“其實要查到都不容易,但最好不要博,以免得不償失。”
(證券時報網快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