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的年度對賬單,已然成為每個網購用戶最糾結也最期待的東西。13日,這份備受關注的年度對賬單正式面世。這份對賬單,不僅能讓每個用戶直觀了解自身開支狀況和生活軌跡,同時也成為全民觀察網絡經濟轉型、社會生活和消費方式轉變的全新窗口。
支付寶個人對賬單發布之后,立即引起用戶激烈回應。不少網購用戶查看后大呼“去年沒白過”、“不忍直視”,有人甚至開玩笑“要剁手了”。
沿海省份依然是網上支出的“主力軍”
除“雙11”天貓購物狂歡節創下的單日350億銷售額,當天支付寶交易達1.88億筆等令人耳熟能詳的數字外,支付寶年度對賬單顯示,去年用戶人均網上支出(包含網上消費、轉賬、還款、繳費等)大幅跨過萬元大關,在2012年的基礎上穩步進入了“萬元時代”。
統計顯示,2013年網上支出金額排名前五的省份名單與2012年相同,但名次卻發生了變化。廣東反超浙江,奪得2013年網上支出“最土豪”省份的稱號,金額占到全國總量的15.99%。浙江以12.17%的比例位居第二,緊隨其后位列3至5名的則是北京、上海和江蘇。
按地區來看,2013年網上支出整體呈現“東部騰飛、中西部崛起”的格局。盡管沿海省份依然是網上支出的“主力軍”,但是中西部省份增速要遠高于東部沿海地區。
2013年,山東省的支付寶網上支出金額占全國的4.45%,省份排名第7位。濟南市的支付寶用戶2013年人均網上支出9203.89元,在全國所有城市中排第115位,其中人均網上購物消費5127.59元,繳費支出478.14元。
284萬山東人選擇用余額寶理財
余額寶的誕生,讓2013年的支付寶開始變得與眾不同,從支付業務起步的支付寶不再僅止于能花錢,它開始變得會賺錢。
自去年6月13日上線后,余額寶受到熱捧,并在業界刮起一陣互聯網金融旋風,開啟了全民理財的新時代。天弘基金和支付寶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短短半年有余,余額寶的客戶數便達到了4303萬,戶均持有額4307元,期間累計為用戶發放收益17.9億元。
統計表明,余額寶用戶的平均年齡為28歲,其中又以23歲的用戶數量最大,達到205萬人,50歲以上的用戶僅占2.3%。在全國各大省份中,僅有北京、上海和天津的用戶平均年齡超過30歲。因為財富積累少,相當數量的年輕人原本難以享受到理財服務,有了余額寶后,他們每天打開手機就能收獲一份正能量。
余額寶在各地的受歡迎程度有何不同?年度賬單顯示,在各省份中,浙江人的理財需求最強烈,自余額寶成立到去年底,總申購金額為全國最高的553.5億,江蘇和山東分列二、三位。
作為“理財神器”,余額寶在山東省同樣大紅大紫,到2013年底全省的“寶粉”總數達到2840910名,總申購金額為277.2億元。其中男女用戶數的比例為0.979:1,顯示出我省的女同胞比男同胞更會理財。
支付寶錢包用戶一年增長逾5倍
過去的一年,是業界公認的移動支付狂飆突進的一年。支付寶年度對賬單顯示,作為行業領頭羊,2013年移動端的支付寶錢包用戶數同比增長547%,僅“雙11”一天,支付寶的無線支付筆數就高達4518萬筆。
統計顯示,2013年用戶通過支付寶錢包進行轉賬、繳費、還款、充值業務總數超過5億筆。不計時間成本,僅按每次去營業廳辦理相關業務的出行成本4元計算,2013年僅此一項支付寶錢包就為用戶節省20億元。
從用戶數量上統計,上海、北京、廣州是支付寶錢包用戶數最多的城市。最喜歡用支付寶錢包進行網上支出的是上海人,其次是浙江人和北京人。按地區來看,濟南市的用戶2013年人均支付寶錢包支出的總金額為10611.15元,其中人均通過支付寶錢包購物支出613.01元,58%的用戶通過支付寶錢包對余額寶進行轉入和轉出,比例遠超PC端。
濟南“熊貓人”占比達到14%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現代人除非進入夢鄉,否則不管是吃飯、睡覺前、睡醒后、坐車甚至坐在馬桶上都有可能在查看手機。有報告顯示,普通人平均每天會看手機150次,去掉每天睡眠的時間,在醒著的時間里平均每6.5分鐘會看一次手機。
夜深人靜的時候,躺在床上拿手機、PAD進行各種支付的用戶大有人在。數據顯示,支付寶用戶中有3700萬“熊貓人”,每天0點至5點,當其他人已經進入夢鄉時,他們還在拿著手機支付。
一線城市中,排名第一的是上海,5個用戶中就有1個是“熊貓人”;二線城市中以福州為首,“熊貓人”占了23.1%;汕頭市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的用戶分別以24.4%和23.8%的比例,成為三線和四線城市中“熊貓人”占比最高的城市。濟南市的熊貓人用戶比例也不小,占到了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