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起,《山東省校車安全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對校車安全管理作出一系列規定。這是山東首部針對校車出臺的地方法規。

  優先通行

  校車運載學生,可以在公共交通專用車道以及其他禁止社會車輛通行、但允許公共交通車輛通行的路段行駛,如遇交通擁堵,交警應疏導運載學生的校車先行。

  全程定位

  提供校車服務的企業和單位,應建立衛星定位系統監控平臺,并保持監控平臺設施和終端設備完好。

  隨車配“保姆”

  還規定每輛車必須配隨車“保姆”,校車服務提供者指派照管人員隨車全程照管乘車學生,維護學生上下車秩序,清點上下車學生人數,如果發現校車超員等明顯妨礙行車安全情形的,必須制止校車開行。

  司機門檻高

  想當校車司機?這可不是想當就能當的。辦法明確要求,校車駕駛人應取得相應準駕車型駕駛證并具有3年以上駕駛經歷,年齡在25周歲以上,不超過60周歲;無致人死亡或重傷的交通事故責任記錄等。

  管理追責嚴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不依法履行校車安全管理職責,未建立校車安全監管體系,致使本行政區域發生校車安全重大事故的,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延伸閱讀

  濟南共有專用校車657輛可供3.85萬名學生乘坐

  據統計,目前濟南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總人數626687人,寄宿的學生已達到102663人。在解決學生上、下學期間交通擁堵及學生交通安全問題上,我市確立的基本思路是“就近入學,提供食宿,發展城鄉公交,提供校車服務”依次優先。

  目前全市共有專用校車657輛,可供3.85萬學生乘坐。“目前市區學生上下學主要依靠公交,而校車服務主要針對市郊或農村學校。”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歷下、市中、歷城等區縣及高新區結合本地實際,定制公交168輛,部分解決了學校門前擁堵問題。

  在校車運營模式上,很多區縣都作出了有益探索。平陰縣實行政府牽頭運作、企業運作、財政補貼的運營模式,從2012年起先后購置了84輛校車,輻射了全縣237個行政村;章丘則實行個人購買、財政補貼的運作辦法,目前共有校車223輛,1.6萬名中小學生及1500多名幼兒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