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這里是中國眾多商業老字號的發跡地,并留下了外資進駐山東的最早痕跡。繁華過后,這里成為一片沒落的商業古街,曾經的輝煌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如今,幾條老街成功嬗變為國家AAAA級景區,周村古商城成為山東最具民俗特色的旅游勝地。近幾年來,游客數量成幾何級增長,門票收入每年以2.5倍的速度遞增,成為淄博市旅游業的領頭軍和對外宣傳的靚麗名片。

風雨十年 濃墨重彩繪就古城畫卷
周村因商而興,是魯商文化發源地,素有“金周村”、“旱碼頭”和“天下第一村”之美譽,周村古商城是歷史的傳承、文化的積淀,也是世世代代周村人民積累的寶貴財富。2001年,周村古商城啟動保護開發;2004年,周村區舉辦了紀念周村開埠一百周年慶典暨首屆中國(周村)旱碼頭旅游文化節,周村古商城正式向游客開放; 2007年,周村古商城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2008年3月26日,周村區委、區政府召開了加快周村古商城保護開發動員大會,提出舉全區之力加快周村古商城保護開發。同年9月,周村古商城被中國工商學會、中國商業史學會、天津社會科學院、南開大學等單位的20余位專家、學者認定為“魯商發源地”;2009年,周村古商城被評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東十大影視拍攝基地”;2010年,周村古商城被評為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012年,周村旅游局榮獲由國家人社部頒發的旅游先進集體獎。周村古商城在10年時間里,由原來破敗不堪的三條街道發展成為國家知名景區,成為山東旅游市場的一匹“黑馬”。借勢民俗 打造饕餮文化盛宴
周村古商城原汁原味的明清建筑,三進四進的四合院布局為眾多影視劇組提供了絕佳的創作環境。從張藝謀的《活著》,到熱播劇《大染坊》、《旱碼頭》、《闖關東》等都以周村為故事背景或在此取景拍攝。當前流行網絡的微電影更為周村古商城的宣傳插上了快速走紅網絡的雙翼,中央美術學院學生在周村拍攝的《三月》、淄博人制作的《周村大街》等微電影迅速躥紅網絡,引起網民的廣泛關注。2012年7月,中國微電影創作基地在周村古商城正式掛牌。
周村古商城曾舉辦的“明月照古城、佳節聚周村”主題活動,吸引了眾多游客參與。在華燈斑斕的古街上,充滿濃郁漢代風格的“拜月”活動讓終日奔波于都市的人們感到無比的祥和安寧,游客一同感受漢文化,共享一輪明月。

經過十年的精心打造,周村古商城蝶變成文蘊風華的著名旅游勝地,她的歷史人文、民俗風情也完美綻放。近年來,“周村過大年”、“民俗婚禮”等品牌活動叫響省內外旅游業。2012年春節,“老外周村過大年”活動成為好客山東賀年會的經典案例,賺足了游客和網民的眼球,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宣傳效果。2012年5月,第二屆“愛在齊魯?情定周村”中國傳統民俗婚禮更成為轟動全國的民俗文化盛宴,坐花轎、過火盆、跨馬鞍、拜天地、入洞房,古典的服飾,傳統的儀式,火爆的場面……為新人們還原了一場原汁原味的民俗婚禮,使他們體驗了一場穿越時空的嫁娶。完善配套 發展文化旅游產業
近年來,周村古商城以創建國家AAAAA國家景區為抓手,不斷完善旅游服務配套設施,調整經營業態,促進酒店餐飲業的發展,“吃住行游購娛”產業一體化日益凸顯。2008年,周村古商城二期工程—匯龍街項目啟動,先后建成的五星級影視城、匯龍湖、三星廟等進一步擴大了周村古商城景區規模,近期開業的知味齋大飯店更是引領了淄博、甚至山東餐飲業的時尚潮流。匯龍街項目總投資5億元,目前基本完工,在功能上分成賓館服務區、娛樂休閑區、餐飲美食區、商業購物區、文博展銷區和園林景觀區6個片區,在規劃布局上與古商城互映,形成了“古街新園相融,東街西市抱湖”的結構。

自2011年周村古商城取消景區大門票后,立竿見影,景區游客日益增多,人性化的管理體制贏得了游客的口碑和青睞,節假日在古街上休閑購物的游客越來越多。通過取消大門票這一舉措,讓游客在這里“慢下來,住下來,留下來”,到古董店淘寶,去茶樓里喝茶,在酒吧里喝酒…度過悠閑的時光,享受愜意的生活。景區目前正在建設四合院式民俗客棧、高檔茶坊、體驗式展館等項目,這些項目的建成將引導人們從觀光型旅游向休閑度假旅游過渡,打造周村古商城慢生活旅游品牌。讓心慢下來,讓腳步停下來,周村古商城還您一個真實的自我。(文、圖/張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