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美洲獅心臟的是中心廣場,這里曾經是印加王宮的所在地。庫斯科太陽神廟則位于美洲獅的肚臍上。這座神廟不僅供奉著巨大的太陽神金像,還保存著歷代印加先王的木乃伊。在我的印象中,木乃伊總讓人想起埃及,想到那被藏在金字塔深處,不讓后人接近,還會加上神秘的咒語的東西。然而,這些秘魯的木乃伊卻截然不同。對印加人而言,祖先的木乃伊不但不可怕,反而非常親切,能賦予他們更多信心和安全感。
我在這些肉身早已灰飛煙滅的印加先王的木乃伊前停留良久,統治者的名字聽起來仍然回蕩著威權與雄心:比拉可查印加(造物神王)、胡阿斯卡印加(金鏈王)、帕查卡特克印加· 尤潘齊(再造世界王)。他們也確實再造了世界。從庫斯科一路到馬丘比丘,除了游客,就是當地人。當地人對游客相當尊重和友好,鮮有欺詐。一出小火車站,看到的就是壯麗的垂直峭壁,落差有600多米,這是馬丘比丘山腳下的小鎮Auga Clientes,小得如同一個社區中心,但酒店、餐館、購物商店,還有教堂和中央廣場,一應俱全。
馬丘比丘到了,旅程的高潮也到了。
作為失落之城,馬丘比丘被眾多的謎團包裹著。“馬丘比丘”是印第安克丘亞語,意思是“古老的山巔”。在歐洲殖民者進入美洲以前,印第安人是美洲大地的主宰。大約從12世紀起,秘魯庫斯科谷地中的印第安部落逐漸強盛起來,開始向外擴張,兼并周邊地區。他們被稱為印加人,其語言屬印第安語系的奇楚亞語族。1438年,他們統治了安第斯山脈北部山區,建立了強大的奴隸制國家——印加帝國。
16世紀初,鼎盛期的印加帝國疆域,北起今日的哥倫比亞邊境,南至今日的智利中部,西瀕太平洋東海岸,東達亞馬遜叢林和今天阿根廷的北部,人口多達600萬。印加帝國雄霸一方,他們信奉太陽神,相信自己是太陽神的后裔。印加人擁有許多黃金和白銀,傳說中,印加帝國所擁有的黃金數量多得驚人,即便是印加人的日常生活用具,也由真金白銀打造。印加人認為金是“太陽的汗水”,銀是“月亮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