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網綜合報道】身為世界文化古都埃及首都開羅,是西亞及北非地區的文化中心。其擁有例如清真寺、舊城和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等諸多歷史名勝。一千多年以來,開羅一直是伊斯蘭古代文化和建筑保存最完好的一個城市,但近兩年來,古文物和建筑的保護工作每況日下,伊斯蘭古文物正在開羅慢慢遺失。近日美聯社便帶領我們走進這座歷史古都。
文物受到威脅
埃及開羅是阿拉伯國家中人口眾多的一座城市。該城市因伊斯蘭古文物露天博物館和1000座清真寺尖塔而出名。然而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正在漸漸消失其重要地位,尤其是伊斯蘭文化。
2011年舉行的抗議活動推翻了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的統治。自那以后,當局疏忽了埃及大部分重要的歷史文物的管理,其中包括銅門環和一些奢華的古代清真寺裝置。同時,因抗議引起的暴亂也嚇跑了不少游客,從而導致古物建筑的維修費用開始出現短缺。盡管開羅的警察擁有很大的權力,但是他們對那些破壞歷史悠久的清真寺的犯罪分子或野蠻的銷售商,還有大旅館和伊斯蘭學校的建設卻無能為力,有時甚至是置之不理。

絕妙伊斯蘭建筑
這座城市以及其周邊地區居民大約有2000萬人,大部分人生活貧困,居住在貧民窟內。然而年代最久且最貧困的居民區往往是世界上最絕妙的伊斯蘭建筑物所在地。美麗的古代陵墓上刻有清晰的伊斯蘭書法,與紅磚建筑和街道旁垃圾堆形成鮮明的對比。古時為城市運送自來水修建的溝渠目前成為分隔開羅的貧民窟和主要干道的分界線。Al-Moez街是開羅古城的主要街道,由法蒂瑪王朝修建于10世紀,當時是作為王朝首都。當時該國的統治領域北至北非南至累范特(Levant)。法蒂瑪王朝在Al-Moez街兩旁修建高聳的宮殿和清真寺,此后的埃及繼承者從馬穆魯克到艾斯曼帝國都是延續這樣的建筑風格。
穆巴拉克在重建街道和改建露天博物館上做了很多努力,但在被推翻統治后,這些保護古文物的活動就戛然而止。曾經絢麗燈光效果的街道和平坦的大道變的喧鬧、臟亂不堪,如今供應商和汽車司機經常在這里出沒。夏天頻繁的電力中斷讓這個街道陷入漆黑一片。

無任何指示牌
這里也沒有為游客提供任何指示牌。例如:沒有向游客標注在Al-Moez街的一座大樓的頂層就是伊斯蘭教和藝術的學習園地,或者沒有說明如何利用古建筑后的庭院。很多古建筑旁都停滿了車輛,還有很多商販在那兒賣檸檬、銅質裝置、一些便宜的小玩意和水管。
與此同時,重建從尼羅河到“城堡”(Citadel)溝渠的工程也停滯了,這個要塞的工程技術超過12世紀薩拉丁首次修建的開羅,與19世紀統治者穆罕默德·阿里修建的清真寺相媲美,都是不朽的建筑。(實習編譯:彭菲 審稿:趙小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