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老人,我們開始隨意在街頭漫步,目之所及,美國最古老的房子、最古老的木質(zhì)校舍、最古老的貨棧以及最古老的監(jiān)獄,在這里都被保存得非常完好。它們經(jīng)歷的是美國土地上少有的歲月和戰(zhàn)爭洗禮,而如今,在和平的天空下,它們平靜而又安詳,仿佛若有人聆聽,它們便會開口告訴你一段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坐著仿古的馬車經(jīng)過它們,去德萊昂總督發(fā)現(xiàn)的不老泉喝上一杯神奇的礦泉水,與他隔空對飲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也可以在海邊靜坐,等待夕陽慷慨地播撒最后一縷光輝,感覺可以和這座小城,一起老去。
尋找最老美國味道
邁阿密有太多的傳奇。浩瀚的大西洋,平坦的沙灘,溫暖的陽光。婆娑的棕櫚樹下,小麥色的俊男美女,腆著大肚子抽著雪茄的大富豪們,街頭飛馳的豪華跑車,霓虹燈下歡快的舞曲。這一切,有種拉丁美洲式的妖嬈熱辣。
這一切都是從柑橘開始的。1894年的這里,還是純粹的南蠻之地,地廣人稀。一場寒流,佛州北部的柑橘全部凍死了,唯有邁阿密陽光明媚,橘樹茂密。鐵路巨頭亨利·弗萊格勒(Henry Flagler)循著橘子的飄香來到這里,修了一條從圣奧古斯丁到這里的鐵路,并蓋了個度假旅館。邁阿密,就這樣在1896年建立了,漸漸成為世界聞名的度假天堂。
真正讓邁阿密繁華起來的,是與其一海之隔的古巴。這里距離古巴直線距離不到200公里。卡斯特羅執(zhí)掌政權(quán)后,大批古巴流亡者紛紛涌來邁阿密。他們在河岸邊安營扎寨,開始新的生活。天長地久,這里便有了一個和古巴緊密相關(guān)的名字:小哈瓦那。如今,在小哈瓦那閑逛,還會看到有的商店外面掛著招牌,赫然寫著“本店會說英語”。搞不懂這到底是不是在美國了。
每年冬季,有錢有閑的北方人就像候鳥一樣,從自己生活的城市飛來邁阿密避寒,天氣轉(zhuǎn)暖后再飛走,這個潮流已經(jīng)持續(xù)了一個世紀。
就在南沙灘的旁邊,便是美國國家級的歷史古跡:邁阿密沙灘建筑區(qū)。上世紀20年代,美國實行禁酒令,邁阿密由于天高皇帝遠,對此睜只眼閉只眼,相當寬松。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循著酒香來到邁阿密,在此大興土木,安家立業(yè)。當時,正是法國裝飾藝術(shù)風格Art Deco流行的時候。于是,在Ocean Drive、Collins Avenue、Washington Avenue三條大街上,第2街和23街之間,便留下了這800多棟精美漂亮的藝術(shù)建筑。
如今,這些青藍、淺黃、粉白、桃紅、粉紫的建筑是一場建筑藝術(shù)的視覺盛宴。640號的Park Central Hotel是Jeff的最愛,這里曾經(jīng)是好萊塢明星流連的地方,包括克拉克·蓋博和麗達·海華斯。那也是我最愛的好萊塢黃金時期,隔著時空和他們來次邂逅,也是件迷人的事情。
有一棟樓,雖然不屬于裝飾藝術(shù)風格,但也值得一訪,那就是著名意大利時裝設(shè)計師范思哲的故居。這座位于海洋大道1116號的西班牙風格的豪宅,有著漂亮的白色拱門和圓柱。1997年他就在這座房子前被人射殺。由此可見邁阿密并不是純潔的天堂,有光明就有黑暗,這里是美國最大的地下可卡因轉(zhuǎn)運港,走私販和毒梟理想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