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標
顧憲成,《明史·卷二百三十一·列傳第一百十九》有傳。還記得他的那幅著名對聯嗎?早在我們的學生時代,便被同學篡改成了“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刺耳;家事國事天下事,關我鳥事!比绱四顏恚孟癖仍母N近實際。
當日,我從孫繼皋墓出發,先是根據過期資料信息,找到了關涇村。到地頭才發現,哪里還有村莊的影子!除了零星的幾處類似文保的老宅子外,所在地塊已被全部夷平或新建了廠房。回來一查,關涇村,還是早在1996年時,查橋鎮下轄的行政村;而到了2004年,連查橋鎮都被撤銷合并了。
沿途詢問了數為路人,均不知顧憲成墓的所在,還有位假期值班的工廠負責人驚奇道:“顧憲成怎么可能葬在這里?!”天公亦不作美,此時雨量漸漸增大,萬般無奈之下,打起了退堂鼓,放棄尋訪顧憲成墓,往下一處“安國墓”所在方向行駛。
剛轉入錫虞路,見路邊有家頗具規模的工廠,錫虞路211號,無錫金茂服裝有限公司。見傳達室中還有一位門衛師傅正在堅守崗位,本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原則,少說一句不如多問一句,遂停車上前詢問。真是天無絕人之路,蒼天有眼啊!感謝門衛師傅的熱心指路,原來目的地就位于該工廠的斜對面不遠。
牌坊
顧憲成墓,今位于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安鎮街道春光社區老灣里西首,錫虞路北,尤沈路西,錫山經濟開發區內,夾在南北兩家工廠之間,門票免費,停車免費。利用此行短短一天時間內,先后尋訪了高攀龍墓、孫繼皋墓,直到顧憲成墓,“東林九老”尋訪完成1/3。看到墓地的第一印象,說不出來的感覺,現代工業設施對古代文化遺產形成了強烈沖擊。首先看見的是突出的墓壙后壁外墻,上面刷滿了各類工業廣告,儼然成了一面巨大的廣告板。
公路邊通向墓地的入口處,鋪設有工廠用的蒸汽管道,正吱吱不停地向往噴射著蒸汽,就仿佛忽然置身紐約一般?諝庵幸矎浡羝奈兜溃贿呾啬钸吨皩O長老收了神通吧”,一邊小心翼翼地穿過蒸汽。通道的盡頭,立著文保碑,鑲嵌文保碑的大理石邊框,由于工藝粗糙,熱脹冷縮后,大理石板脫膠,掉在地上。這就是當代典型而又普遍的“鬼糊鬼”,類似現象在《大國崛起》系列中已有闡釋,廣泛出現在經濟大蕭條時代來臨前夕。
文保碑旁,并排鑲嵌著簡介碑,文字如下:
“顧憲成(1550-1612),字叔時,號涇陽,無錫張涇人,明萬歷八年(1580)進士,官至吏部文選郎中,萬歷二十二年因直言上疏被革職還鄉,與高攀龍、顧允成等在東林書院講學,為東林黨首領,后卒于家。顧憲成墓,俗稱‘天官墳’,建于明萬歷后期,清代有修繕,1985年原無錫縣人民政府對墓進行了修繕,2008年無錫市錫山區安鎮鎮人民政府再次對墓進行修繕,并對環境進行了整治。現墓前方形望柱、石虎兩對,牌坊石構建等均為明、清遺存。1988年由原巫溪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無錫縣文物保護單位,現為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
雜草叢生
文保碑的南側,一座小橋跨越水溝,通往顧憲成墓入口處的牌坊,由此正式進入顧憲成墓。根據記載,顧憲成墓坐東朝西,東面頭枕吼山,西面足朝芙蓉山,北面臨北興塘大河,南面有梵宮祗陀寺,流入北塘河的板橋港橫臥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