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3103521997
20130313103540259
20130313103559612
20130313103700250
出發去突尼斯的前一天,新聞里還播放著突尼斯市街頭石塊從民眾手里飛出的場面,等到懸著一顆心從機場出來,大巴駛進市區的時候,我看到的卻是晴空下撐起碧綠華蓋的棕櫚樹,藍白相間的清新民居,和路邊咖啡館里安然閑坐的人們。
太多時候,惶恐是源于我們的無知。再一次印證促使我一再上路的緣由:腳步抵達的地方,是目光輻射的中心,我來、我看、我見證、我感悟。
踏上地圖上玲瓏的突尼斯,我沒有料想到它會帶給我的雙眼如此絢爛的驚喜,帶給我的內心如此豐盈的幸福感。
迦太基
火焰過后,與地中海寧靜相依
所有的遺跡,披上一件時光織就的滄桑外衣,都彌漫著末路英雄、遲暮美人傳說的悲涼。這悲涼在迦太基格外濃稠,也許是因為消失在久遠時光中的兩位女子,在我這個來自遙遠東方的女游客的記憶中,讓一個個美麗的故事蘇醒過來。
導游的昵稱是Jojo,聽起來像“肉肉”,這與他圓乎乎、充滿喜感的外形很是吻合,我們就叫開了。走進迦太基遺址的時候,肉肉的口中頻繁出現艾莉莎(Elissa),這個美貌與智慧并存的女王。
一次宮廷政變中,艾莉莎公主的丈夫被她哥哥殺害,她逃亡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當地人只答應給她一張牛皮大小的土地,艾莉莎將牛皮剪成細細的線,圈起了一塊廣闊的土地,并在這塊地上建起了繁榮的迦太基,人們稱艾莉莎為黛多女王。
肉肉講述中的黛多,勇敢、智慧、頗有政治才華,是個女強人,而在羅馬史詩《埃涅阿斯記》中,黛多僅僅是個女人,有血有肉,有悲有喜。埃涅阿斯的船隊被風暴打翻,流落到迦太基,黛多熱情的接待他,兩個人日生情愫,埃涅阿斯身負建國重任,斷然離開了黛多,黛多在絕望中自殺。后來有人模仿黛多的口吻寫下這樣的句子,“不要再讓我徒勞的哭泣,流淌的淚滴,浸濕悲傷的海岸”。一個坐擁江山的女王,當自己成為別人“江山與美人”天平之一端,并被另一端高高揚起的時候,城池與寶座,也抵不住一條潰堤的淚河。這讓人想起一生孤傲的文字女王,在遇到心上人的時候居然謙卑得“低到塵埃里去”。
如果說與黛多相關的是迦太基榮耀的起點,它衰敗的尾聲也在文學中與另一個女子命運相連。她是薩朗波,活在福樓拜的小說里。
寫完《包法利夫人》,福樓拜說他厭倦了丑惡與骯臟,要寫一部光輝壯麗的小說,于是他復活了迦太基的世界。第一次布匿戰爭中敗于羅馬,荒淫無度的迦太基揮霍著財富,無法支付軍餉,利比亞人馬托揭竿而起,雇傭軍云集響應,薩朗波是迦太基統帥之女,與英勇的馬托互相愛慕。這樣的愛情似乎一開始就被詛咒,起義軍被鎮壓,馬托被處死,薩朗波看到鮮血淋漓的愛人時絕望猝死。
《薩朗波》中所描繪的迦太基是一個奢靡無度、欲望五彩斑斕的地方,而呈現在我們眼前的迦太基,廢墟中開滿了黃色的毛茛,還有玫紅色的三角梅,“姹紫嫣紅開遍,都付予斷井殘垣”。帶著修復傷疤的大理石柱,干涸的水渠縫中長出油綠的野草,原來宮殿房舍的格局還依稀可辨別,羅馬人將迦太基的榮光付之一炬,擔心它復活,在燒過的土地上撒上鹽,又重新建造殖民之城,羅馬人在勝利者的雄心勃勃中已經遇見到了日后與迦太基一樣的結局,時至今日提到羅馬,首先浮出人們腦海的只是一些殘破斗獸場的記憶碎片。站在迦太基的近旁,人會真切萌生歷史的同情心,不以成敗論王寇。
看迦太基遺址安詳的靜臥于波瀾不驚的地中海,想象當年的火與血、廝殺與吶喊是如此艱難。
也無關緊要,身為過客,我本就無心讓它復原,感受它從歷史長河中一路櫛風沐雨走到我面前,帶給人滄桑一擊,就夠了。就像重讀《薩朗波》,穿過食物與屋宇等一切浮華的字障,最讓人動容的是馬托說的那句話:“難道我關心迦太基嗎?它的人群熙來攘往,仿佛消失在你的鞋子揚起的塵埃中。”
撒哈拉
離開迦太基,接下的行程是浪漫港口哈馬馬特(Hammamet)、伊斯蘭圣城凱魯萬(Kairouan)、保存最完好的斗獸場所在地艾爾杰姆(El Jem)。從北向南,經由城市集鎮的地方,就能看到樹冠剪成方盒子形狀的行道樹,愣頭愣腦、充滿喜感。城市以外的地方,路邊就更有得看了,巨大的仙人掌像舉向空中的大腳丫,花朵已落,留下幾個紫紅色的漿果俏皮地坐在肥厚的葉片頂端,矮胖胖的橄欖樹不斷的從車窗往后退讓,橄欖樹灰綠色行伍中,時不時冒出一樹粉白滿枝的杏花,真讓人驚喜。
橄欖樹的出場,已經讓我迫不及待的想見到撒哈拉了。三毛寫《橄欖樹》,“為什么流浪遠方,為了我夢中的橄欖樹。”如地處北非的突尼斯一樣,西班牙南部也常見橄欖樹,讓人想起荷西的橄欖樹,讓三毛魂牽夢繞。
從杰爾巴島(Djerba)出發,經過馬特馬他(Matmata),參觀完柏柏爾人的穴居房屋,我們換乘越野車,終于要奔赴撒哈拉腹地了。
最早關于撒哈拉的印象是三毛寫下的讓人忍俊不禁的《撒哈拉的故事》,那是三毛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文字也受到作者情緒的感染,歡快的躍動于書頁中,寸草不生的沙漠,因愛變得華美,勝過琉璃錦緞。三毛在一次采訪時說,“我們住在沙漠里,因為在他(荷西)身邊,我看到的都是繁花似錦。”
走到路的盡頭,車駛進迷宮般的沙丘里,流金的沙子鋪向天際,誠如三毛所說的,“花開成海”,全世界最為闊綽的春天,我透過車窗,隔岸觀花。
車在翻過巨大的沙丘時,人就像坐在過山車里面,有的陡峭的沙丘壁與地面近乎垂直,車里的人大呼小叫,沒有害怕,只有參雜著小緊張的大刺激。有時候車輪陷入沙子里面,經驗豐富的當地人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把它扒出來,我們則興趣盎然的舉起相機,拍著這小插曲,拍完之后再去幫著推車,仿佛不是出了小事故,而是旅途中安排的愉快項目。
到了沙漠深處的Timbaine火星帳篷酒店,白色的落日正緩緩滑下遠方的沙山,我們在迎向夕陽的沙丘斜坡上,端著酒杯,聽當地歌手蝕心浪漫的吉他聲與歌聲悠揚響起,仿佛看到撒哈拉這片巨大的花園,花朵靜靜的合上片片花瓣,慢條斯理的收緊花苞做起了夢,等著第二天日出映紅沙漠時再一次齊齊怒放。
實用鏈接
簽證:
突尼斯使館發放自發證日起一個月單次入境簽證,辦理時間一周左右,詳細信息可查看突尼斯使館網站。
貨幣:
弟納爾,1第納爾約合人民幣4.5元,但當地不能直接用人民幣兌換,需要在國內先換成美元或歐元,再在當地兌換。
當地租車:
突尼斯國際機場附近有很多租車公司,可用信用卡憑借中國駕照租車,最便宜的80-120美元/天,越野吉普車翻倍,當地法律規定四輪吉普車需要專門司機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