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宗的發源地――玄中寺
玄中寺
玄中寺位于山西交城縣西北10公里的石壁山上,是凈土宗的發源地之一,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1955年重建善法殿五間,五脊六獸懸山式,萬佛殿五間,九脊十獸歇山屋,千佛閣三間硬山工,東西配殿各五間,飛檐斗拱,欞花裝修,雕梁畫棟,油飾彩畫,莫不俱備。殿內木雕佛造型生動,金碧輝煌。寺東山巔兩層八角白色秋容塔,迭澀重檐,磚座寶頂,中空置佛,塔身挺秀。殿閣內供木雕、泥塑、鐵鑄佛像共七十余尊。
玄中寺是中國佛教凈土宗的根本道場。這里疊嶺周環,群峰瀉翠,山石拱列如壁,故山名“石壁”,寺亦因山而稱“石壁寺”又名“永寧寺”。據寺內所存唐穆宗長慶三年(公元832年)《特賜寺莊山林地土四至記》碑銘記載,“時大魏第六王孝文帝延興二年(公元472年),石壁峪曇鸞祖師初建寺,至承明元年(公元476年)寺方成就”。曇鸞是北魏時雁門(今代縣)人,于此講經說法,廣布凈土宗教義,并撰《天親凈土論》兩卷,名重一時,影響極大,被譽為“肉身菩薩”。
酒香醉人――酒都杏花村
杏花村
酒都杏花村,以汾酒聞名天下。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時代,這里的杏花村酒已聞名國內。而且,歷代的杏花村都以釀酒、酒文化聞名。盛唐時,這里以“杏花村里酒如泉”、“處處街頭揭翠簾”成為酒文化的古都。歷史上,我國著名文人、學者李白、杜甫、杜牧、宋延清、顧炎武、傅山、巴金、郭沫若等都賦詩贊譽。盛唐時,這里以“杏花村里酒如泉”、“處處街頭揭翠簾”成為酒文化的古都。歷史上,我國著名文人、學者李白、桂甫、杜牧、宋延清、顧炎武、傅山、巴金、郭沫若等都賦詩贊譽。李自成進北京路經杏花村,停留三日,留下“盡善盡美”的題匾,杏花村曾―度更名“盡善村”。